浅谈而不同
《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费孝通先生有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村上寒雪:“千年古刹,村上寒雪,各美其美,和而不同”。自古以来,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就早已深入人心,为人所探讨发展。
汉朝班固《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子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在这里班固明确的指出“君子”的含义是泛指才德出众的人。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可以发现和而不同不仅适用于个人社会交往,而且还适用于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
我们每个个体本身都是独一无二的,思想更是与众不同。大千世界,觅得一知音可谓难上加难。忍受不了“孤寂”,为了追求“合群”而丧失自己,和他人亦步亦趋,随言附和。这样的人不妨可以称之为“影子”。真正的君子绝对不会是他人的一个影子。真正的和而不同者应该以宽容的心胸吸纳别人的观点,所谓“百纳海川,有容乃大”者也,但是此种接纳绝对不是附和,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拘于一家之言,不困于一人一行。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一对政治敌人,二人均各持己见争锋相对,可谓是“不同”。但是当一方占据上风之时,并未刻意诋毁对手。王安石赞司马光为“国家之栋梁”而当王安石被罢官,墙倒众人推之际,司马光未落进下石他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此者谓之“和”。二人亦敌亦友,亦和亦不和。二人政治主张有所不同,但是彼此相信对方是一位值得组尊敬的对手,二人均为君子也。
《庄子·山木》中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有些人认为孤立的社会个体无法在社会会上立足,于是掩藏自我,趋炎附势。宋代欧阳修:“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归根到底,宁愿舍弃自己追随别人的根源就是利益在兴风作浪。
利益的风向标让小人见风使舵,君子的本性荡然无存。我们相信在每一个人都想行君子之风。但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无奈的现实让他们望而却步。
坚守初心,坚守底线,坚守道德,君子之行从不遥远,高山虽远,却并不是永远无法登封顶。人生逆旅不过是时间的一场修行罢了,历尽千帆,我们终会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