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

历史 | 揭秘幽王

2021-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尚舒房行走

对于历史,我们常常怀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过去的已经被定格,只有未来才处于变化之中。但事实上,随着历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技手段的不断提升以及考据物料的积累,一些我们过去广为人知的历史典故或下意识的历史印象,会被进一步丰富,也会出现反转,或者因人而异产生不同的观感和思考。从某种程度而言,用“未来”改变“过去”,也是一场特殊的“时空穿越”!

比如,提起商周历史,我们一定记得那个历史上为搏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昏君”周幽王。

一直以来,“烽火戏诸侯”的典故都是这样讲的——周幽王的爱妃褒姒长得非常美丽,但却很少“开颜一笑”。为博美人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褒姒登上城楼,命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烽火,便风风火火地领兵赶到城下救援,却见城上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如此的荒唐事儿,众诸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然开颜。事隔不久,周幽王废了申后,让褒姒做皇后,申后的娘家申侯于是联合西境的游牧民族犬戎来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起了烽火,但各诸侯以为他故伎重演,没人派兵来救,结果都城被攻破,周幽王被杀死,西周从此灭亡。

但历史上果真如此吗?

首先,据《史记》记载,褒姒出身贫寒,从小被父母遗弃,后来被一位姓姒的大人抱养。褒姒成年后生的“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褒姒14岁时入宫,与当年还是太子的周幽王生下了儿子伯服。

但在当时,为了巩固政权,幽王的父亲宣王只能答应朝中党羽众多,势力颇大的申伯,将其女儿嫁与太子宫。幽王继位后,受到申侯胁迫,只能立申侯之女为王后,立其子宜臼为太子。

后来,周幽王经过多年的准备,并且得到自己叔父郑桓公的鼎力支持,决定和申侯公开决裂,毅然“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周朝想来尊奉“礼制”,嫡长子继承制对于周王朝维护统治秩序意义重大,如若“违礼”关东诸侯不会坐视不管。但在当时,各地诸侯特别是有“周礼之邦”之称的鲁国却并未发难,说明周幽王此举没有违背正统,亦不会招致诸侯反目。

同时,当年镇守边疆的诸侯国鲁、齐、秦、燕等与拱卫京师的诸侯国虞、虢、唐、郑等距离镐京远近不一,例如虞国距镐京约206公里,唐国(晋国前身)距离镐京近280公里,郑国距镐京380余公里.卫国距镐京约400多公里,而鲁、齐、秦、燕等国就更远。而以当时的交通条件,部队从调动、集结、备粮、行军,直至最后赶到镐京,近的少说也要十天半月,远的大概需要三五个月,根本不可能一个晚上就兵至城下,更不可能同时到达。因此,要想看到故事中的场面,除非幽王和褒姒在烽火台边野营露宿等候几个月。

此外,当时还没有修筑长城,即便是最近的诸侯国也隔着上百公里,不大可能看见骊山烽火台上燃起的火警,更不用说其他诸侯国。

其次,骊山上的烽火台在当时是被用来做王畿以内的战警,如同三国时关羽在长江沿岸设立的烽火台一样,只能对内起到敌情预告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几年前,清华大学整理的战国竹简证实,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记载,骊山之役是幽王主动讨伐申国。而申侯联络犬戎在骊山打败周幽王,西周国灭。即便幽王真的点了烽火,那也只能是在讨申战役前调动王师之用,跟戏弄诸侯并无干系。

骊山烽火台

所以说,“烽火戏诸侯”所述的故事并非历史的真相,真相是周幽王为了摆脱申侯对朝政的把持,而向申国发动的一场战争。而申侯则为了帮自己的外甥宜臼(后来的周平王)夺取王位,联合西境的游牧民族犬戎攻击幽王,这本质上是一场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只不过由于幽王低估了对方的实力,没想到当自己全力在东南方向对申国用兵时,申侯联合西面的犬戎攻击了他空虚的后方,从而被前后夹击,死在了骊山战场上。

只是当年周幽王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次错误估计却让褒姒担了骂名,还让自己落得一个沉溺美色枉顾国政的名号。后来,他被申侯以及申后的儿子平王妖魔化,并“留名青史”,实属非常冤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