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 土地生“金”
前不久,桃江县竹缘林科有限公司打包100万公斤杀青肉笋,发往江西省惊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种用于制作清水笋罐头的笋每公斤可获利1元,一笔订单就为公司创造100万元利润。
桃江建成笋用林6万亩,发展竹笋生产专业合作社32个、竹笋加工企业28家,开发出了榨笋、笋干、玉兰片、原味笋片、调味笋片等系列产品,去年竹产业产值76.5亿。小小竹笋成了富民大产业,也升级为桃江农业的一个典型标签。
益阳半山半水,背靠雪峰山,又临洞庭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厚积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基础。
各区县(市)因地制宜,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富民增收,聚力产业兴旺,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安化黑茶、桃江笋竹、赫山大米、资阳槟榔、沅江芦笋、南县小龙虾、大通湖大闸蟹等各有所长、错位发展的县域特色产业,我市“一县一特、一片一业”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县一业 区域经济壮筋骨
近年来,我市依据各地资源禀赋,深挖发展潜力,调优产业结构,助推现代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以安化县、桃江县为主的山丘区发展茶叶、笋竹、中药材、杂粮等特色产业,以沅江市、南县、大通湖区为主的湖区着重发展商品粮、芦笋、水产、食品加工业等,以赫山区、资阳区为主的中心城区发展粮食、蔬菜和食品加产业,打响了安化黑茶、桃江竹笋、赫山大米、沅江芦笋、南县小龙虾、大通湖大闸蟹、资阳休闲食品等县域农业品牌。“南县小龙虾”“安化黑茶”“大通湖大闸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黑茶”获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成为中欧互认地标产品,安化县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桃江竹笋”“沅江芦笋”获颁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围绕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市委加强谋篇布局,去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就发展农业产业作出重要部署,大力推进“131千亿级产业”工程。即“一强”,大力发展安化黑茶特色产业;“三优”,突出发展优质水产业、优质粮食产业、优质蔬菜产业;“一特”,以益阳老字号、休闲食品为重点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打造两百亿级以上茶产业、两百亿级以上虾稻产业、两百亿级以上水产业、百亿级以上蔬菜产业、百亿级以上休闲食品产业,支持“一县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以实际行动推进乡村振兴。
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南县青树嘴镇村民黄建宇今年发展“稻虾共作”生态种养面积500亩,小龙虾上市仅半个月,30万元已收入腰包。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龙虾刚上市售价60元每公斤,而今时价26元每公斤,按平均40元每公斤,1亩田产虾100公斤,亩收入不下4000元。“还有一季水稻,收入可基本抵消龙虾养殖的成本。”
“稻虾共作”效益有目共睹。这几年,青树嘴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稻虾共作”面积46000亩,约占全镇土地面积的64%。2017年,全镇小龙虾产业为农民增收约1.2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8200元提高到13500元。
产业融合 转型升级拓新路
海拔800多米的云台山茶园风景秀美,云雾缭绕,一条条游道盘山而上,游客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留念。云上茶叶公司董事长刘波说,茶园在规划建设之初,即考虑了旅游开发的需要,现在山上还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茶艺展览馆。
热闹起来的云台山,正是安化县茶旅文一体化战略的缩影。
安化黑茶,以茶为基,多元发展,构建起集茶叶种植、产品研发、生产营销、文化服务,茶文旅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去年实现茶叶加工量7.5万吨,综合产值152亿元。
我市依托现代加工、销售、物流体系,借助“互联网+”,加速推进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沅江市芦苇从造纸原料向食品产业转型,开发出了芦笋食材、芦笋粉汁、芦笋含片、芦笋面条、芦笋糕点等9大系列产品,已发展芦笋生产企业22家,年创综合产值22亿元。
南县建立“龙头+基地+合作社”生产模式,发展稻虾生态种养基地30万亩,重点扶持顺祥食品集团,打造“渔家姑娘”品牌,推动龙虾粗加工和物流销售经营向小龙虾全价值链开发转变,顺祥食品集团小龙虾年加工能力达5万多吨,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去年起,南县规划建设“洞庭虾世界”,集中打造小龙虾国家农业公园、主题旅游区和小龙虾产业聚集区,冲刺稻虾产业百亿工程。
在“一县一业”农业产业体系背景下,我市传统产业改头换面,新产业快速成长,方兴未艾。
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75.33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连续六年居全省首位,其中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928亿元,休闲农业经营收入20亿元;拥有涉农电商企业、电商个体工商户等近万家,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50亿元,安化黑茶、桃江竹制品、沅江芦笋、益阳水产品和休闲食品,高居湖南电商销量榜首。桃江竹凉席电商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