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自留痕(53)
【2017年2日18日】这是初春时节。上午,我八点钟就坐班车到了城月镇。这是我较熟悉的一个小镇。
乡居十年间,我常挑蕃薯、芋头、葛薯、蔬菜之类来此卖,手上有了钱,总会到供销社的图书专柜,买上一两本鲁迅先生著作的单行本,带回那红土地的小山村去读。往事并不如烟,一落笔,就想起。
我在市场逛了一圈,便站在一间商店的门侧,给好友春哥打电话。他在这个镇某部门工作,从人情道理上讲,我来了,得告诉他。
好!他很高兴地说,吃完午饭,我开车同你去玩。你现在的位置在哪?我去接你。
我看了看周边的环境,说:在老街,市场路口。那间商店的老板是一个少妇,正坐在门侧的一张藤椅上,她竟朗声道:卖狗肉这边!
我对她笑笑,表示感谢。我对春哥说了,他略一迟疑,说:那你到中学门口,我很快就到。
挂了电话,我问那少妇:到城月中学,往哪儿走近些?
少妇站起来,笑笑,玉指往西一点:阿叔你往前走,那斜坡下转角处的街口,正对着中学的大门,很近的。
我谢过她,转身往西走。两百步开外,就见到中学大门。我在校门口左侧站了十余分钟后,春哥就开车到了。我上了他的车,才知道其妻燕姐和他们的女儿阿诗,也在车上。
吴叔,燕姐说,一听说你来,我们都不知多开心!我们开车出去老远了,是打算教阿诗练车的。一接电话,立即调转车头来接你。
我心里明白,春哥一直视我如叔。这三十多年来,我们两家时有来往。逢年过节,他们夫妇都会带着儿女来探望我们。这是很值得珍惜的情分。
甘芦树,俗称见血封喉。车往西北方向开了数公里,通过一个门楼,车停在楼前,下了车,一个中年汉子迎上来同我们打招呼。
那汉子高大结实,肤色黝黑,穿着整洁,真诚淳朴,一脸笑意,同春哥夫妇挺熟。
我们站在一起才说几句话,那汉子就去抓阉鸡。在三五十只走地鸡中,他指着一只毛色金黄,背宽腿短的鸡说,就这一只不肥不瘦,最香。
当他悄悄的靠近鸡群,伸手去抓时,那鸡却鬼精,一闪就跑到木皮堆间去了。他叫我们分头拦截,围堵,数度失手,它竟钻进一堆废铁中,费了许多功夫,他才将鸡逮住,扔进一个编织袋,扎紧袋口,剪了几个小孔,将它置于车上的后尾箱。
春哥指挥阿诗练车,我们仨则到玉米地去采摘白花野菜。这种野菜粗矮嫩绿,叶子肥厚。燕姐说它养肝,吃了感觉口齿留香,很舒服。
我时不时的站直身体,观察这宽阔平整的场地。依我的经验,这片土地至少有数百亩。土壤是红色的,与雷州半岛其他地方的红土地无异。除西侧的一栋两层楼外,东北角有一座圆桶形的旧砖窑,高达十几米,有钢管脚手架可攀缘而上。
这座砖窑,也许废置已久,有成成群的麻雀栖息其间,飞进飞出,吱喳不停,颇为热闹。
远远的看去,北面和东面是防风林带,南面则砌起高高的围墙,墙外有数栋崭新的楼宇。料想那当是其他土地承包者劳作和生活的地方了。
这边场地的中间,堆积如山的木皮,就有十数堆之多,从表面看,湿润而黑褐。谅想当是些顿积待运的造纸原料。
近午,春哥和阿诗驱车过来,我们提着野菜上了车。那汉子说,等会有客户来商谈,他就不同我们一起去吃饭了。
车到城月边缘,春哥将方向盘稍微往右一拐,进入了向东南方延伸的乡村公路,车经过雷州林业局,只见绿色的大道两旁,尽是些别墅式的两层小楼,有宽畅的院子,那绿化带就很惹人眼目,多么清静的人居环境啊!
到了竹叶塘村东侧的一间农家乐,春哥他们提着阉鸡和野菜进去了。我在周围走走,观察了一下。东边是湛海高速公路,大小车辆南来北往,如江河奔流,哗哗有声。
北边是雷林的辖区,与竹叶塘小学相连。南面一片沃野,庄稼地一路延伸,一望无际。有运河水灌溉,四季皆可耕作。
西侧为竹叶塘村,上世纪80年代,我常出差江洪渔港,经过竹叶塘,见路边的树荫下,有一牛墟,是雷州半岛耕牛的最大集市,路边饭店就有数十家。热闹了相当长的一段日子,只是湛海高速从村东经过后,西侧反而冷落了。想那牛墟,已另移别地。
春哥约了几位朋友同我们一起共进午餐。他们都是些豪爽活跃的雷州汉子,他们爽朗的笑声,鲜活的言语,竟让我这个不苟言笑的人,世忍俊不禁。
饭后握别,那位姓岑的村长,与我们同车直驰仙来村,带我们参观了古炮楼、古色古香的旧民居和那些苍苍而立的甘芦树。
走出仙来村,他带我们去参观他与人合股开发的鱼塘、饲养基地。鸡鸭成群,随处产卵。有一山丘,已被平整,空旷之处,停放着汽车、收割机、推土机等一应现代化的耕作、运输机械设备。
几个妇人正在一堆甘蔗种旁干活,见到我们,一个个落落大方,十分热情。一个妇人笑着对燕姐说:稀客,你们难得来一次,拾些鸡蛋回去喽!
燕姐笑道:我喜欢那只芦花鸡!
妇人爽爽朗朗一笑:你喜欢就捉回去。要什么,尽管开口,南瓜,蕃薯,果蔗,木瓜,有的是!你们来了,就是客,我们欢喜。
燕姐说:我开玩笑啫,哪成捉你的鸡呢?
妇人笑得更爽朗了:一只鸡算计么?有空你就带一帮姐妹来玩,我烧窑鸡给你们吃!
如今农村生产发展了,生活越来越好。淳朴的村妇,满面红光,热情大方。她们探亲访友,带上大箱小箱的礼品,比城里的妇人更大气。
离开仙来村后,我们又驱车直奔陈家村,该村的建设,独具特色,村里有文化室,室外是经过美化的休闲地带,遍植引进的花草树木,与那些原有的硕大的荔枝树、香樟树、古榕,以及古炮楼,相映成趣。
那些昔日闲置于荒野间的麻石,被运回置于林荫大道旁,刻上了信、廉、和、正、德等刚劲有力,充满正能量的大字,更是陈家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有意义的美丽风景。
傍晚,春哥开车送我返城。
仙来村竹木掩映中的牛,看上去宛如艺术大师描绘的一幅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