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孩子班级规定,迟到要家长到校门口,拍校门视频。我和孩子约定,因为我们迟到或其他情况,事先会请假,否则宁愿去拍视频,也不会请假。今天因为早餐是孩子比较爱吃的,然后贪吃了几口,迟到了。一切都按规定和约定进行。
然后,拍完视频再回家就没必要了,上楼五分钟就会到上班时间,就决定早些上班。不着急,所以车速不快,在车上聊天。因为流行的《什刹海事》不记得是这个名字不。先生翻出《聊斋志异》看了起来。所以最近几天,他再去翻手机的时候,我会提示他,狐狸精叫你呢!(看书总比看手机强)如今时间宽裕,问他看书的感受如何,哪个狐狸精漂亮,估计他也和我的记忆差不多,又不敢露真实心意,只能心虚的乱堵、现编,我也乐得闲听……不过最后的总结还是很精彩,或许是因为我有所思。他说书生几乎都是落魄的,或者是无家在寺庙中的,在落魄的家的后院或远离喧嚣的寺庙,会有狐狸的窝,然后就有机会。书生都比较痴情,狐狸精都比较温柔善良,通情达理……之所以说精彩,是我忽然联想到目前在心理和教育界的一个观点,就是孩子早恋或者说孩子不会恋爱,是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缺爱。先生的总结是否也是在某种意义上,对这一观点的印证?只是有时候,普通人缺乏敏感察觉和总结,看来蒲松龄老先生还是洞察人性的。
当时让先生把总结再说一遍,要写进文章,他没当回事。如今真写,也没写出什么,无事的消遣而已。有一次问他我写的文章你看吗?我都发朋友圈了,你点赞了吗?这是贪痴嗔的嗔怪?还是我需要他的一个表达,我在索要爱!他说看了,在简书里点赞的。我接着问,好不好呢?他说,散文是可以形散神也散的……说了好多,忘了。基本意思就是,啥好不好的,你想写的时候,写着玩就好。潜台词就是没几个人把这个当回事,好坏也不必评说。不得不说,还是挺能忽悠我,话题好像到此也就可以为止了。
但其实,有很多人都当回事,比如家人,比如朋友,同学……他们会在看到我文章中隐约透露的信息中发现我的喜悦,忧愁,最近的状况。有些时候,会留言,甚至会直接电话过来,聊一会儿,直到确认我的心情不错,身体不错,样样都不错,才放心的给我的文章点个赞,再悄然离开。
其实这些所有,都只是一个字,爱!好像挺扣题,那就见好就收,到此为止吧!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