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的畅想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鲁迅先生《故乡》里的一段话,今天的繁荣路也是后来的一条路。

这条路带我回到二十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今天这条路,这里还是一片片的庄稼地 ,里面阡陌纵横,遍野翠绿。连接南二路和镇政府的是巫山路。那时候镇政府两边是新建的家属楼,当时领导有个想法就是打通这条繁荣路,这就要从庄稼地里开辟这条新路,要做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记的第一次去测量的时候 ,是个炎热的夏天,我一件小短裙,一双高跟鞋,连个帽子都没带就跟着去爬沟涉水了。我们同去的有当时的张书记,李站长,还有我的三个同事 ,我们背着水准仪,拿着测尺,红旗,互相大声吆喝着,因为地里庄稼很高,我们必须互相配合好,要不根本找不到测尺,而我负责记录数据,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回到镇上的时候,同事们看到我都掩面而笑,说我跟早上走的时候直接不是一个人,晒得又黑又红,整整一个夏天我都是这个样子的,那个时候的我长的瘦瘦的,她们都笑我黑瘦黑瘦的。后来的线路又调整了几次,几经周折最终才有我们现在的这条路。

通车以后 ,老百姓们开始改变自己的种植类别,由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粮食作物到葡萄、甜瓜、桃子、苹果等经济作物,收入提高了,这条路的作用显而易见。

最早的时候记得路两边的甜瓜最好吃,上下班途中,总会停车驻足买上几个,卖瓜的百姓非常质朴,总会热情的让你尝尝,最后还会给你白搭上一个,说自己地里的东西,无所谓,有个零头也不要了,总会让你买瓜的过程很暖心。
再后来,就开始栽植葡萄,早熟的品种是巨峰,晚熟的就是玫瑰香了,六户的葡萄还是小有名气的。

现在的繁荣路两边品种可齐全了,春天一到先见雪白的杏花枝头俏,接着就是粉嫩的桃花满枝桠,随着季节的流转,樱桃、苹果、梨子、山楂相继开花结果,让我们流连于春的缤纷,夏的绚丽,秋的丰硕,冬的萧索,让每天的途经都成为一种享受。

当下的繁荣路是我们城南的一条风景路,两边的景致错落有序,白墙灰瓦的小房子门前是两盏红灯笼,跟路连接的是一座座的小拱桥,期盼春暖花开时节 ,一定是一幅水墨山水画,木桥上走一走,也会有曲径通幽之妙。修建的福禄长廊更是添彩,长长的廊道,可以从“巫山”到“繁荣”。

一条路的变迁,也是一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镇域的发展,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们的青春记忆,从青葱到不惑。
每天奔波在这条路上,畅想我们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