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 外婆的微信
我跟外婆的關係很好,這份好,超過了常人祖孫親。家裏大大小小的事情,她必然要找我商量,有問題定然要來找我解決。剛與外婆聊完微信,所謂的『聊』,也不是什麽『聊』。而是幫她解決了一件『大事』,所謂『大事』,也不是什麽『大事』。
事情很簡單,在淘寶上幫她買了一件衣服。但是,她卻不喜歡那個顔色,非要退或者換其他顔色。是吧。這件事情並不是什麽大事,也不複雜。但是對於外婆來説,如果我沒有幫她解決好這件事,她今晚可能會睡不着。是的,可能會睡不着。然後,在起床後的第二天,繼續在微信上給我發語言,喋喋不休的說這件事。類似買衣服,置辦家裏大大小小的物件之類的事情,我經歷了很多雷同事件。這些事情都不大,有些情況在我看來,甚至有些無厘頭。但外婆卻振振有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大多數情況下,我都是盡可能達到她的所求。雖然有的時候,自己也會有點小情緒和脾氣,但是很快我就淡定了下來。因爲我知道,那是老人。
每個家庭都有老人,這些老人的出身條件可能不同,地域可能不同。但是,只要是生在那個大背景的時代下的。他們的一生經歷了很多事情,這些事情是我們無法用想象力來腦補的。雖然,我們可以在書本中,以文學的方式來感受他們那個時代的過往。但是,那份存在在生命中的苦難,那個時代的經歷,是我們無法感同身受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他們經歷了那些動蕩的歲月的原因。在他們的生活方式中,我總是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下,人成長的背景。比如,他們的生活非常規律,説一不二,自律性也很强。珍惜糧食,不該亂花的錢,絕對不花;該花的錢,絕對不會省一分出來。善惡分明,眼裏融不進一粒沙子。小的時候,我的假期大部分是在外婆家度過的。他們的這些生活方式,在我看來,已經是一種習慣了。甚至,他們也會按照他們那一代人的標準來要求我。在我的記憶中,我的假期的懶覺是沒有超過早上八點鐘的。我可以在早上六點起來,但是絕對不可以超過八點鐘。
時間過的很快,總覺得我自己還沒長大,我的外公外婆就已經老了。我總覺得他們還年輕,還是我童年時的那個狀態和模樣。但實際上,他們真的老了。我發現,他們的皺紋一年比一年深,精神狀態也一年不如一年了。我知道,這是一個必然。因爲,我自己也會有老去的那一天。從讀大學時起,我便要求我自己,每周都給他們打一個電話,問候下他們同時也聊聊我自己。習慣成自然,老人就會在每周固定的那一天,等候我的電話。如果某一周我忘記打了,外婆就會主動打過了。第一話便是『在忙啊?有沒有打擾你啊』。記不得從哪一年起,外公和外婆的手機都換成了智能機,也學會了發微信,搶紅包等一系列這個時代人的溝通方式。
從此以後,外公和外婆從守護我的電話轉移到守護我的微信了。他們甚至學會了看朋友圈,導致我發的有些内容,不得不屏蔽他們。因爲,有些在我們看來是搞笑的,是調侃的内容。他們就會很認真嚴肅的來對待。之前很好幾次,因爲朋友圈的事情,給我打了N多個電話。雖然有些無語,但我更認爲那是他們對我的關心,理解了就好。
相對於老年人,年輕人的生活是忙碌的,是在奔向自己的夢想和希望的。而老年人則不同,他們是黃昏裏的落日。在他們的世界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做兩件事。第一是在回憶自己的過往;第二是在期盼兒孫的消息。現如今,我幾乎有空都會發微信問候外公外婆。因爲他們兩個人是不同地方的人。所以,每一次的問候,我都要切換兩種語言。但有的時候一忙,就忘記了對他們的問候。或者,只發給了其中一個人。我記得有一次,外公發了一條語音微信給我。語音並不長,雖然只有一句話,但我聽後沉默了許久,滾燙的淚水順著臉頰緩緩流下。外公說『咁耐冇聼見你把聲嘅』(這麽久沒有聽見你的聲音)。
這些年,我愈加發現老人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像小孩一樣。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同時也充滿了恐懼。他們需要有兒孫的陪伴。他們甚至會緊張兒孫做出的任何選擇。過年期間,我與朋友外出,晚上八點還未歸家,外公的電話就如同催命符一樣,一道又一道。我只好接受催命符的號召,選擇乖乖回家。晚上八點,在年輕人的眼中,世界才剛剛開始。而在老人的眼中,晚上八點正是壞人出動的時間。人的年齡越大膽子就越小。我能理解。
記憶中的外公外婆很年輕,記憶中的自己,還是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只是時光就像一個幻影一樣,在一個個醒來的清晨,在一個個入睡的夜晚,我們就這樣不知不覺的老去了,不知不覺的長大了。看著他們,我也會想到自己。等我到了他們那個年齡的時候,我是一個怎樣的狀態呢?
雖然也只是在每年過年的時候,我才能多陪陪他們。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對我有過任何怨言。他們甚至用自己的行爲來支持我,追求自己的夢想,活出自己的人生。他們其實也不太懂得什麽叫『夢想』,但是他們希望我活得開心,過得幸福。他們看到我狀態,是他們想要的時候,他們的心就安落了。我的母親也是這樣。她從來不强迫我成績一定要多好,即便我考了班裏倒數第二名,她也沒有責備過我。她對我的唯一要求,便是做一個好人,有益於社會的好人。
其實,我之所以能夠安心的追求夢想,能夠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是因爲,在我的背後,除了有一群良師益友之外,還有我的家人在默默地支持。我從内心非常感恩他們,如果說到回饋家人的話,我想,那便是成爲更好的自己吧。讓他們以我爲榮。
寫於2019年8月10日廣州帽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