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道德经》笔记系列(十三)
2020-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新月焕然

上善若水,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思想。
水有七种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总结出一个词:“不争”。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对任何东西都没有选择,从来不居功,也不跟万物相争,这是它最高的美德。不争也就是无为,在老子看来是一种很宝贵的品德,只有圣人才具有。
《道德经》第二章说:不争就是养育万物却不占有它们,成就功业却不夸耀自己。人只有不争,天下才没有谁能与他争。
当然,这并不是一种阴谋权术,老子并不是要人们表面不争暗地里却无所不争。玩弄权术只是小聪明,并不是老子的大智慧。人哪怕居于高位,也只有保持谦卑才能天下归心。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愿意做,这样让人人都心悦诚服。大江大河总是奔流到海,那是因为大海最为低下。
水正是由于具有上述的优秀品质,才被老子用来比喻具有最高道德的人,即“上善”。善于居于卑下之位,善于保持心胸平静,善于待人真诚,善于言而有信,善于精简政务,善于发挥所长,善于掌握时机。做到了这些,才是如水一般的上善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