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10)】

2017-06-09  本文已影响145人  大珊老师
【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10)】 【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10)】

                徐爱录【8】

【原文】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 ① 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② 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注释]

①“止至善”句:达到最高的境界。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②朱子“格物”:朱熹补注《大学》中《知本章》对“格物致知”做了解释,详见下面的解读。

[译文]

徐爱问:“昨天闻听先生‘止至善’的教导,我感到已经有用功的方向了。但是,我始终觉得您的见解和朱熹对格物的阐述无法达到一致。”

先生说:“格物正是止至善的功夫。既然明白至善,也就明白了格物。”

[解读]

“怎样理解格物致知?”这个话题大了,涉及王阳明和朱熹思想最大的分歧:对《大学》里三纲八目之八目其中的二目——格物致知的解释。

我们先学习一下《大学》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里讲了八条目的逻辑次序: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次序不能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次序好理解,没异议。从诚意正心→修齐治平,也没问题。诚意和正心,哪个应该在前面,个人体会不一样,前面有讨论过,不过这个问题不大。

为什么要先格物致知,然后才能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这个提法,就在《大学》里出现这么一次,他没做任何解释,其他先秦文献也没有说格物致知的。所以这到底什么意思,就成了儒学的一大学案。

朱熹注意到这个问题,然后他说《大学》里前面五章,是讲格物致知的意思的,但是丢失了,我朱熹呢,就按程颐老师讲解的意思,补充如下: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为什么说致知在格物呢?是说我们要想知道,就要即物穷理,探究事物,求得事物的原理。天下之物莫不有其原理、事理,我们不能穷尽这些事物的原理,就不能全知,不能致知。所以大学一开篇的教导,就是要学者于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理而穷尽之,达到极致。这样日积月累,用力越久,则豁然开朗,融会贯通,对万事万物的表里精粗无不到位,那我心的全体也无所不知,无所不明了。所以说格物致知,物格而知之至也。”

朱熹的解释,成为权威正统,今天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格物致知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在清末的洋务学堂,最开始时把物理化学等学科,就成为《格致》。

朱熹说的有理,不过,穷尽天下万事万物之理,似乎是全人类,全体学者的事,不是某一个学者的事。如果我要格物致知之后,才能诚意正心,才能修齐治平,我格到什么时候去啊?这有点不好理解。

王阳明年轻时,试图去践行朱熹的格物致知,他怎么格呢,他想,我先格竹子吧!看看能格出什么理来。他怎么格呢?于是一连七天对着竹子静坐,想悟出竹子的理。他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看着、想着,一直坐得支撑不住,病倒了,什么也没格出来,然后他说朱老师错了。

王阳明靠静坐盯着看来格竹子,还真是不科学。对竹子的致知,不就是人类一代代格出来的么?农民去格竹子怎么栽种,厨师去格竹笋怎么烹调,建筑师去格怎么用竹子盖房子,船工去格怎么扎竹筏。物格而知至,这才是格物之道呀!

不管怎么说,王阳明提出了他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先说什么是知,知,不是知识,是知善恶,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格,是个格子,是个善的标准,那事物来,我拿这个善的格子去框它,对得上,就是善;对不上,就是恶,要匡正匡正。所以他跟徐爱说:格物是止至善的功夫,懂得止于至善,就懂得格物了。

和那善的格子严丝合缝,就是止于至善。

王阳明这思想,后来总结成著名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这样的解释,格物致知放在诚意正心前面,说要先格物致知,才能诚意正心,就好理解了。你总得有个善恶对错的标准,才能诚意正心嘛。

那么,我们是否认为王阳明对,朱熹错呢?非也!格物致知这一学案,争论两千多年了,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如果事情很简单,这些大学问者们的争论也不会存在了。似乎应该说大家在沿着不同的道路向“真理”逼近!

今天我们学习前人的成果并践行,讲究“守破离”,首先是守,百分百照师父教的做,师父教的都百分百做到了,才能去研究自己突破,最后才能离开师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