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二0一七年读书略记(上)

2018-02-07  本文已影响48人  隼浮

如单就读书而言,2017是好过预期的一年。

不过2017年的开头,实在是不怎么样:一开年就遇上所谓的“严歌苓的小说”《毕业歌》,其实不过是同名剧本改编的,更气人的是还没结尾,大约是枪手还没写完,就被发现,匆匆放弃了吧;没多久又碰上了由所谓的亚特·伍德的《人类简史》,上网一查,又是盗名欺世的,是根据央视一个纪录片台本改编,来蹭以色列的尤瓦尔·赫拉利的同名现象级作品的热度的;差不多同时,又读了好几本不痛不痒、现在我连内容都记不太清的书(当然,这得怪我那不咋的记性)……这些经历让我的心情很是沮丧,对这一年的前景都觉得黯淡起来。

可是,现在梳理2017年读过的书目时,不得不承认当时悲观的太早了些。这一年,读的书的量虽然可能不算多,但质却绝不逊于往年。2017年,我读了许多心里惦记许久的书,而且不少是大部头的,如《浮生六记》、《城南旧事》、《今生今世》等等。能有这样的收获,很大程度上还要托一个杨姓小朋友的福,使我不用花费一文钱就读到了《士兵突击》、《我们仨》、《文学回忆录》及木心的散文、《北渡南归》系列、《遥远的向日葵地》……许多书都是我犹豫了好久而没出手的,此次读了之后,有不少觉得超出预期,当然也有不如预期甚至庆幸一直没出手的——恰是后者让我更加心存感激甚至歉疚,好像我在利用人家替我趟雷了一样……

1月16日,《毕业歌》(根据严歌苓同名剧本改编,书未完),小说,ireader电子版

1月20日,《故乡天下黄花》,刘震云,小说,当当电子版

这本书是刘震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2000年还被三联书城评为“二十年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百本书”之一,但惭愧的很,到现在连故事情节是什么我都记不太清了,到网上搜了半天,看到的许多内容还是觉得陌生,我都怀疑是外星人把我关于这本书的记忆偷走了呢还是我根本就没读过它?

1月25日,《无法呼吸》,庄秦,小说,电子版

2月7日,《夜色人生》,【美】丹尼斯·勒翰著,尤传莉译,小说,电子版

这本书被宣传成“美国文坛苦等一个世纪的教父级经典”可是它的情节,同样没给我留下多深的印象,只不过是讲一个混混成长为黑帮老大的故事,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本·阿弗莱克执导、编剧并主演,已于2017年1月13日在美国公映,可是我还没看到,不过可以稍稍期待一下。

2月8日,《人类简史》,亚特·伍德,历史,电子版

3月3日,《士兵突击》,郑晓龙,剧本,纸版

3月4日,《世间 的盐》,高军,散文集,电子版

  高军是一个画家,但他的文字很有意思。以前也看过这本散文集里的几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次得窥全豹,其中的许多篇章还是让我忍俊不禁,特别是第一篇《电风扇》,简单把我笑完了。关于这个有点怪的散文集的名字,有的说是出自《圣经》(耶稣把他的门徒称为“世间的盐”),有的说是指人间的千滋百味,我觉得虽然前者查有实据,但后者与书的内容更吻合些。

3月7日,《今生今世》,胡兰成,散文、传记,电子版

《今生今世》是我期待了许久的书,听过许多人对这本书的推崇和对作者的非议。读了我的印象基本与听到的一致:作者的文笔实在是好,书的开头就抓住了我:“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我乡下映山红花是樵夫担上带着有,菜花豆花是在畈里,人家却不种花,有也只是篱笆上的槿柳树花,与楼窗口屋瓦上的盆葱也会开花,但都不当它是花。邻家阿黄姊姊在后院短墙上种有一盆芷草花,亦惟说是可以染指甲。这不当花是花,人亦不是看花赏花人,真是人与花皆好。桃花是村中惟井头有一株,春事烂漫到难收难管,亦依然简静,如同我的小时候。”明艳,雅致,淡和,意蕴十足,真真是好文字!不过作者的人品(而且仅仅是我们从他书中看到的人品)实在不怎么样,且不说曾经当过汉奸大节有亏,就是他待对他那些以身相许的女人的态度就让人无法恭维(那些女人才是书中津津乐道的重点)。

不过这胡兰成(不知怎的,我总记不住这个名字)也真是个聪明人,他对自己的政治污点一略而过,用对政治无知为自己辩护,因为这在文人未尝不是一个优点;对那些染指过的女人,从不说自己有多优秀(这是一般花心男的通病),只说她们主动献身给他并对他的离去无怨无悔(实际呢,据说小周是被他强奸的,看《小团圆》就知道,张爱玲对他的见异思迁曾起了杀心”!),是她们代表了中国女人甚至中国民间的“岁月静好”(不和他上床的估计就代表不了了)。

胡兰成的女人缘是没说的(据说晚年时还有许多日本和台湾的女人对他倾心,甚至分成几派,明争暗斗不止),像我这样百无一用的男人,对此的态度真像《围城》里阿刘看到方鸿渐刚离了鲍小姐又搭上了苏小姐时一样:“又诧异,又佩服,又瞧不起”,又无可奈何,最多只是“‘啐’的一声向痰盂射出一口浓浓的唾沫”。

仅此而已。

4月27日,《文学回忆录(上)》,木心口述,陈丹青记录,文学史,纸版

5月8日,《失忆的年代:欢乐》,【瑞典】谢尔·埃斯普马克著,万之译,小说,电子版

5月22日,《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著,宁蒙译,小说,电子版

看这本小说主要是受当时热映的同名电影的蛊惑。看完之后的感觉怎么说呢?应该说这几年也没少读这类的书,书中也有人生的感慨、伤痛、孤独,甚至也不缺少对社会阴暗面的反映,但是主要的还是讴歌人世间的真、善、美,很普世价值,很政治正确,很安全,但是却缺少了作者自身对人生、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观察、感受与思考,所以缺少了真正打动我的力量。当然不能说这类书不好(近年来上榜的热销书里有不少是这类的),只能我已经过了喜欢这类书的年龄——总之,说到底,还是我自己的错。

5月23日,《浮生六记》,【清】沈复,回忆录,散文,电子版

《浮生六记》广受好评,特别是得到许多女性读者的喜欢,因为他虽然是古人写的东西,但是思想却不陈腐,文笔清新不俗,浅显易懂,而且书中详细记述了他与亡妻的往日生活点滴,表现了他对妻子的怀念与深情,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浮生六记》重视闺房之乐,擅长描写琐碎但富有情况的生活细节,他的这种写法不禁让人联想起与其同朝代的出现的《红楼梦》。不过尽管夫妻情深,他的妻子还是不停地张罗为他纳妾,他呢也会在外面狎妓,古人毕竟是古人。

6月10日,《洛丽塔》,【美国】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小说,电子版(当当读书计划)

《洛丽塔》无疑是本名著,我在几年前也读过一次,却没什么好感。从那以后,多次看到别人对它的推崇,经不起蛊惑,又碰上当当读书计划里推出了这本书,想反正不用花钱,再读一遍吧。读完之后,还是不太喜欢。当然,我得承认,我的不喜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人公的恋童癖(看了《洛丽塔》之后我才知道“小萝莉”这个说法是来自这本书的,虽然听起来很小清新,从根本上说是带有深厚的色情意味的,后来再听到这个词就觉得有点不舒服)。我也明白,书中主人公的性选择并不等于作者的性倾向,更不等于书的思想倾向,我们读书不就是看识各种各样的人生吗?可是我没法骗自己,真是不喜欢。

不过书的开头挺特别的:“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对了,再多说一句,虽然有些宣传似乎暗示这本书的色情意味,但是如果有人真的因此而读它,那就要大失所望了——里面几乎没有什么性描写。

6月11日,《文学回忆录(下)》,木心口述,陈丹青记录,文学史,纸版

《文学回忆录》无疑是我2017年在读书方面的最大收获。

这本书的一个有意思之处是,书的作者是谁呢?陈丹青说,是木心的,他本人只是个记录者。当然,也有许多人都证实他的这一观点,而且我们从书中读到的用词方式、语气也确实是木心的。可是,就像虽然《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但是也不会有人说孔子才是《论语》的作者一样,我们相信陈丹青对于木心讲课过程的记录是详尽、忠实的,可是难保中间没有增删,没有漏误,没有他自己的创造——陈丹青的文字好,也是众所周知的。

不管成书要归功给谁,《文学回忆录》里表达的木心的文学思想和文学观点应该是无疑的。这也是本书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因为文学史也大家可能多少都看过,可是像《文学回忆录》这样带有个人温度的文学史却不多见。书中的许多观点都引起了我的共鸣,特别是关于文学与宗教、文学与政治的表达真是深得我心。总的来说,书最精彩的是前四分之三,也就是木心本来想讲的那部分内容,后面关于现代文学的部分注水比较多,看的不那么过瘾,对于其中的许多观点我也不那么信服。

毋庸置疑的是,木心是渊博的。我曾经想过,如果有谁能按照《文学回忆录》中列的书单一本接一本看下去,然后再把自己的观点和木心的相比对,那真是一件挺有意思也挺牛掰的事。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这么做了,反正我做不到,起码那些外国的诗集,我就读不来。

再有值得一提的是,《文学回忆录(下)》曾被我出差时携到苏州,花下树下、日里雨里都经历过。每当清晨,我就拿这本书到宾馆前面的河边公园里读两段,有一次带着它到城里闲走,遇到天降大雨,虽然擎着一把伞,还是把我淋成了落汤鸡,狼狈不堪的回来,忙察看包里面的书,还好,包的防水不错,书没怎么湿,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和杨姓小朋友交待了。

6月30日,《爱尔兰之旅》,德国,海因里希·伯尔著,刘兴华译,游记,电子版(当当读书计划)




                        > 别走,我们没完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