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8
在不断觉悟中接近完美,采摘最绚烂的珍珠
作者:雪花红梅飘
“你要懂得,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努力学会谦卑,把自己深深地埋入泥土里,再从泥土里发芽,开出美丽绚烂的花朵。”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需要用一生去体会学习的人生哲理。这样的哲理小句出自渭塘书者蒋坤元的笔下。
蒋老师出生于钟灵毓秀的苏州,他是一个真实而坦诚的农民的儿子,是苏州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他是诗人,是乐善好施的成功企业家。他的头衔很多,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枚斜杠中年。他做过文书,在蛇皮厂工作过,做过供销员,当过兵,做过宣传员,也做过炊事员,编辑者,最后做了企业家。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的他,身价千万的他不忘初心,以最真实,最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峥嵘岁月中的酸甜苦辣,让读者体验他的人生,体会成功的艰辛与不易。他也以最简单的方式将人生哲理传授给读者,使万千读者受益。《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正是这样的一本书。读完它,我真正了解到了采到“珍珠”的方法。
热爱生活,始终积极向上,“珍珠”不请自来。“我庆幸,我能以一颗丰盈的心,这么小心地爱着我的双脚,如同爱着我所拥有的生活。”蒋老师从文书做起,事业起起伏伏,几经波折,最终成为苏州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热爱生活,善于学习,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他积极向上,从不抱怨,永远做一名奔跑者。在蛇皮厂遭受不公正待遇,他忍耐着;在部队里面被调任为炊事员,他安心接受,打磨自己;开工厂遇到困难,他坚持不懈,解决难题。在蒋老师的字典里,热爱,前行,坚持,磨炼……这一类的词属于高频词汇。在遭受的挫折中,在环境的变化中,他适应着并成长着。慢慢地,他积累了许多人生经验,当机遇来临的时候,自己也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所以,他成功了。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也能够积极应对,调整自己,那些经历的都会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怎么能够采不到“珍珠”呢?
埋头做事,谦卑待人,获得真正的“珍珠”。“只是,书上说: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高贵。”蒋老师是这样想的,很巧,我也是。也很喜欢蒋老师的另一句话——只有那些不成熟的稻穗,才会在风中高昂着它的头,有的人就像这种不成熟的稻穗,最后被人轻视。简单朴素的话语中折射出大道理。做人做事要低调,沉稳,这样才能走得长久。开采珍珠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步一步,沉到河底,仔细寻找,很少有人轻松地在河面上找到珍珠。蒋老师兢兢业业,无论是小供销员还是大老板,他总是亲自跑业务,从不摆有钱人的架子。看他的文字,听他的声音,读他的人生,谦卑,低调,努力是他的主旋律。他不会乱花钱,也从不唱高调,他是阳澄湖畔家喻户晓的乐善好施的老板,他会少收取电费,减轻员工负担。作为作家,他会免费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将书赠送给爱读书写作的人们。数十年如一日,工厂,书房,谦卑努力如他,写作上名扬四海,企业方面也大有成就,终于得到了珍珠般的收获。
充实心灵,懂得感恩,“珍珠”越采越多。“在繁华中感恩,在幸福中缅怀,我们感恩先烈,我们缅怀前辈,我们感恩脚下这一片苦难与肥沃的土地。”人的一生会遇到几个贵人相助,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很可能无法取得成功。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现实一些,没有“涌泉”相报,也有“滴水”相送的吧。善于感恩,帮助过你的人才会觉得你值得被帮助,自然也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与信赖,取得更大的成功。如果你总是想着被别人帮助,在别人落难的时候袖手旁观,很快,身边的人会一个一个离开你,成功只是痴心妄想罢了。蒋老师的书中提到最多的人是徐坤元,他的贵人阿舅,也就是他妻子的哥哥。蒋老师在阿舅的工厂做供销员,做会计,受到别人排挤时,阿舅坚持保护他。蒋老师要开厂自己做老板了,阿舅谆谆教导,将经验全盘拖出。没有资金,阿舅便慷慨解囊,一出手就是几千万,从未想过万一失败了蒋老师怎么还债这个问题。阿舅对蒋老师无条件的信任,蒋老师回以同样的信任与满满的感恩,《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这本书里不下五次提到阿舅。因为小时候吃过村里人的东西,他会在长大后帮助村里人的后代做生意。因为受过别人的恩惠,他选择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受到阳澄湖的养育,他选择在发展企业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工业对阳澄湖的破坏。如今,他是有名的企业家。蒋老师的经历证明了懂得感恩的人总是收获满满。
我们做人做事应该向蒋老师学习,他无私地分享经验,让我们尽量少被困难绊倒。他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愈发坚强成熟,在不断觉悟中接近完美。
我终于明白:潜心修炼就会取得进步;热爱生活,踏实谦卑,懂得感恩,就可能取得成功;沉到河底,就能够采到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