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写作中华文学

《浅谈小说的比例问题》

2021-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青衣茶馆001

在写作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即哪些地方需要详写,哪些地方需要简写?哪些地方该是过度,哪些地方又需要停滞?哪些地方需要紧张,又有哪些地方可以舒缓等等的比例问题。

我在简书上,就读到过友友的小说,可以说写的流畅的像流水线上做出来的产品,几乎无可挑剔,又有的友友写的细腻的没有动态,让人物和故事交织在一个圈子里出不来,这些都是比例失调造成的。

对,比例失调,在人身上是病,在小说身上就是次品。

这是关乎小说给读者留下好印象,是关乎能不能出书发表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往往又不易找到切实的答案吧?

那么,怎样解决比例失调问题呢?

你应该写的适度。答案是不是很套路呀?

那什么是适度?就是我在前几篇文中谈到过的——感觉。

光谈感觉,就能解决嘛,那又如何衡量感觉呢

你的疑惑,正是下边的重要部分。

记录时间的时间是客观的:一分种就是一分种,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以此类推。

记录情绪的时间是主观的:一分种不一定是一分种,一个小时,不一定是一个小时——以此类推。这样看来,情绪是主观的、以人物的感觉为标准的,进一步说,每一个人物的情绪时间,也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你作品中的男主与一位美女在咖啡馆聊天,聊了一个小时,当告别时,他恋恋不舍,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似乎只过了一分钟,这时,你让他随口说:呀,时间过的真快。

再比如,你作品中的女主被坏人按在炭火盆中烤了一分钟,疼的她大叫,她一定感觉似乎过了一个小时。

是什么使得情绪的时间会有不同的呢?一个明明一个小时,却感觉才一分钟,一个明明才一分钟,却感觉过了一个小时?

我们从上边例子中总结出:

人物很放松,会感觉时间飞快;放松的背后是惬意、舒心,所以没有什么让人物害怕——

人物很紧张,会感觉时间停滞;紧张的背后是恐惧、危险,所以害怕那个恐惧的来临——

那么,怎样写?写多少?

写放松的、舒缓的,无忧无虑地状态,可以概括描写,也就是简写,并以景物来衬托这种状态,但是也要适可而止;相反,如果你的女主男主面对临界点上时,随时可能大难临头,这时,不一定只写心理,而且可以写行动、对,写行动来表现而达到写作目的。

写作中,你要把紧张感转化为篇幅,男主女主所经历的情况越紧张,你就使用越多的文字来描述,一般读者会根据你的描写的密度,而判断事件的重要或不重要。

咖啡加糖,好喝哩

来分享汪曾祺小说《八月骄阳》中,写老舍投“太平湖”,一折,汪老师一直是以其他人物的眼睛、对话来写:

这工夫,园门口进来一个人。、、、这人眼神有点直勾勾的,脸上气色也不大好。这人走到靠近后湖的一张长椅旁边坐下来,望着湖水

(小说中的男主回了一趟家)回来,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望着湖水。(接着写了柳树上的知了的叫声,写的也颇费笔墨)

(小说中的男主回家吃了中午饭)回来,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望着湖水。(接着写了蝴蝶,写的也颇精彩)

天黑了,张白顺要回家了,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接着写蛐蛐、油葫芦以及鱼的跳跃、星星等)第二天,才发现有人跳湖。

本来正常人在椅子上坐着是静止的状态,但跳湖人或者想跳湖的人,就不是静止的了,内心是复杂的,但汪老师没有写老舍怎么想的、怎么做思想斗争,而是用略多的篇幅写他身边柳树摇曳、蝴蝶的飞翔、蛐蛐的叫声和鱼的跳出水面的动作,来烘托人物的平静背后的危机。小说后边还有一句男主的话“士可杀,不可辱啊”点出了小说背后老舍遇到的批斗带给他的恐怖;

注意,汪老师在写行动时,没有忘记对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的描写,三番写那个人坐着,望着湖水,是时间上的推移,而写他身边的景物是他主观的时间,是动态的、是把紧张转化成了篇幅来写,写出了静止中的动态,那何尝不是内心的动荡;写出了跳湖这件事的重要,写出了危险是客观的,恐惧是主观的。

通过对汪曾祺小说的分析,结合比例问题,我们得出以下要点:

1、写紧张感,注意加入的位置,不在事件中,而是在人物对事件的反应中;

2、写作中不要写客观状态,而是写受影响的人物的心理状态,不一定只写心理变化,而是可以写他的行动以及他可能涉及的景物,以外写内,以动写静;(汪曾祺、阿城、海明威以及哈梅特都擅长此种客观描写)

3、你着力描写的重点应该是对故事的发展有影响的东西;一个重大变化需要细节描写,一个微妙的变化,则要更多的描写;

4、男主女主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时,需要详细描写;

5、没有发生这样那样变化时,可以概括描写,但为了平衡,每一个元素都必须考虑到。

再来重新精炼总结一下要点——

A、概括简写事实和过程。

B、详细描写情绪上密切相关的事件。

C、详写紧张感和改变男女主的心理状态。

D、以行动、景物衬写巧写心理的变化。

汪曾祺先生


我是青衣茶馆,关注点赞,陆续与您写作的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