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和修摩托车的艺术
2015.05.04
这是一本稍微进入哲学范围的一本小书,虽然在阅读的中途,睡了好几次觉,但是仍然坚持着吧这本小书给看完了,现在将这本书的读后感记录下来,作为将来的审视之用。
故事的主人公与他的儿子克里斯,好友约翰和妻子思薇一块去西部的旅行途中,也在重走着斐德洛的足迹,斐德洛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读完了自己的大一课程,然而,他陷入沉迷。
有一个关于科学的故事:
我们正准备探讨斐德洛是如何离开理性思想的主流,去追寻理性的鬼魂。
在科学的殿堂里有许多深宅大院……有各种人住在其中,而他们住在这儿
的动机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有些人倾心于科学是因为有优越的智力,科学成了他们独有的活动,在其
中他们得到了生动的经验,也满足了他们的野心。有一些人则完全是为了实用
的目的,而将自己思考的产物献在祭坛上。如果上帝派来的天使将上面两种人
从殿里驱逐出去,那么殿里很显然会空旷许多,但是里面仍然会住着一批古今
人物……如果殿里只住着前述两种人,那么它就只不过是一座空木屋,只有四
处攀爬的蔓草……那些获得天使青睐的人……有些古怪、沉默和孤独,除了同
是不受欢迎的人之外,彼此之间少有相似之处。
是什么把他们带进殿堂里的……答案不一而足……逃避平凡生活的芜杂和
无可救药的厌倦;逃离自己欲望的束缚。一个脾气好的人想要逃离喧闹、令人
紧张的环境,而来到寂静的高山,在这里你极目远眺,透过静谧清新的空气,
愉快地描摹永恒宁静的山色。
这段话是年轻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918 年的演讲。
<这一段主要是讲投身于科学的人的不同目的>
在所有的科学方法里面最神秘的就是假设的形成。没有人知道它们的来处。
一个人坐在那儿沉思,突然之间——一闪而过——他顿悟了。一直到经过实践,
才能够证明假设的真假。然而实验并不是它的源头,它的源头在别的地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类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最简洁、最容易了解的世界图像。然后试着用经验取代某种层次的世界,然后征服它……他创造了这个宇宙和他感情生活的支柱,这样才能由中找到安宁,而这安宁是无法从个人狭窄的经验当中获得的……最崇高的工作……就是要建立这些宇宙基本的法则,这些法则经过演绎就能创造出现今的世界。而要通往这些法则没有合乎逻辑的路;只有靠着直觉和对经验的体谅才能进入其中……
直觉?体谅?用来形容科学的源头是很奇怪的字眼。
斐德洛开始对假设的本身就是一种实体非常感兴趣,这是他实验的结论。
在工作中他注意到,一般认为假设可以说是科学工作中最难的一部分,但是他
却认为是最简单的。很正规地把一切都精确地记下来就为假设作了提示。首先
在他实验假设是否正确的时候,其他的假设又不断地涌现出来;以后在进行其
他的实验时,又会涌现更多的假设。在他继续研究下去的时候,仍然会涌现出
更多的假设,直到最后他才非常痛苦地发现,在他作了这么多研究之后,不论
是否定或是肯定原先的假设,假设并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在增加。
一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很有趣,所以他就模仿帕金森定理写了另外一个定理:
能够解释任何既有现象的理性假设有无穷个。于是在他的研究工作似乎到了尽
头时,他知道,如果他坐下来好好地思考一番,那么另外一个假设就会出现。
屡试不爽。就在他写下这条定理之后几个月,他开始对它的幽默和好处怀疑了
起来。
如果这条定理属实,那么它在科学的思维上就不只是一个小瑕疵了,这条
定理完全摧毁一切,因为它否认所有科学方法的效用。
如果科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从一大堆的假设当中选出正确的,然而假设出
现的速度远远超过实验所能处理的速度,那么很明显地就来不及证明所有的假
设。如果不能够证明所有的假设,那么任何实验的结果都变得很不可靠。这样
一来,整个科学的方法就缺乏建立实证知识的目标。
关于这一点爱因斯坦认为:“根据进化所显示的,在历史上任何一刻,所有
可想见的存在,总有一个会证明它比其他的一切要优越。”这个答案在斐德洛看
来脆弱无比,然而“在任何一刻”倒给他深深的震撼。难道爱因斯坦认为真理
是一种时间的功能?这种论点会把所有科学的最基本假设都毁掉。
但是我们由整个科学的历史来看,你会发现过去的事实不断被新的解释取
代,每一项研究的时效也长短不一,完全没有规律,有些科学真理似乎能够持
续几个世纪,有些甚至不到一年,科学真理不像教义一样能永远存在,它像所
有的一切一样可以被研究。
<如果科学真理不足以长时间存在,那么他就不能称之为真理,这能说是假设。>
研究过科学真理之后,他对它们出现一瞬就消失的情况很懊恼,因为科学
真理存留的时间和他所付出的努力正好相反。所以在20 世纪,科学研究成果的
寿命似乎比19 世纪要短得多,就是因为科学研究的规模现在大多了。如果下一
个世纪科学研究的速度是现在的十倍,那么任何科学研究成果的寿命,很可能
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是什么缩短了它的寿命?最主要的就是假设的增加,假
设愈多,研究成果的寿命就愈短。近几十年来假设大量增加的原因似乎来自于
科学方法的本身。你看得愈多,知道得就愈多。你不是从一大堆假设当中筛选
出一项真理,你是不断地提供大量的假设。这也就是说,你想要借着科学方法
接近真理,实际上你根本没有任何进展,甚至离它愈来愈远,这是你所运用的
科学方法造成的。
斐德洛所看到的只是个人之见,但是却反映出科学最真实的特性。许多年
来它都被人忽视,人们期望从科学研究当中得到的结果和实际上所得到的结果,
在这里正好互相冲突。然而似乎没有多少人正视这个问题。运用科学方法的目
的,就是要从许多假设当中找出正确的一个,这就是科学的目的。然而我们从
科学的历史来看,事实恰恰相反。各种资料、史料、理论和假设不断大量地增
加,科学把人从唯一绝对的真理,引向多元、摇摆不定、相对的世界,是造成
社会混乱、思想价值混淆的主要元凶。而这一切现象原本是科学要消灭的。在
许多年前,斐德洛在实验室中已经觉察到的结果,现在在这个科学世界中我们
随处可见。科学反而制造出反科学的混乱。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研究这个人这么重要,以及我们前面提过的古
典和浪漫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心存浪漫的人认为科学和科技使得人
的心灵更加混乱,而斐德洛和他们不同,他受过严密的科学训练,他所能做的
不只是愁眉苦脸地搓着手或者逃避,或是站在一边诅咒,而提不出任何解决方
法。
<书评>
这段关于科学假设的说法,实际上并不是很正确的,之所以有那么多假设的出现并且这些假设出现的速度和数量远超过以往,并不是仅仅因为科学的证伪性,而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发展促使了这些假设的出现,这些假设的出现还不足以推动那个最接近真理的假设的出现,倘若,那个最接近的假设出现后,那么此时的科学方法的作用便显现出来,它使得那个最成功的假设明显超脱于其他假设,其后即使有很多的假设但是也只是不断参与比较,直到更适合的那个假设的出现。
<2>
如果回头在看当初写的这段话的时,觉得当时自己很大一部分看法是来自于自己的凭空直觉,在没有做过很多实验的情况下,说出自己的一些对物理的看法,真的是与民科物理无差别,只有出自实践背景学科的哲学才能更好得指导接下来的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