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暴力》一书为我们讲述了什么呢?
《情感暴力》一书为我们讲述了在生活中如何认识与摆脱情感暴力。
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分析了生活中情感暴力的具体表现及其伪装的各种形式,探讨了情感暴力背后隐藏的心理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让我们尽情地去追求真正的爱与幸福。
此书作者是加藤谛三,他是日本著名心理学专家、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同时担任日本电台“人生问题咨询”栏目的主持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情感暴力呢?
其实它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在音频中听完《情感暴力》一书的时候,我立刻想到身边某个人具备这样或那样的特征,只要客观的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就会发现,自己好像也有相似的特征。
不读这本书,真的不懂“情感暴力”的含义,之前常在生活中听见“家庭暴力”这四个字,觉得一个家庭出现了“家庭暴力”,这个家也就在风雨飘摇中。
家庭暴力一般是武斗,而情感暴力就是看不见的文斗了。包括我自己也给予过孩子语言的暴力,孩子们不愿做的事,我总是加强于她,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我都为你好啊”。其实仔细想想,都是自己的虚荣,给孩子头上加了一顶帽子而已。
在生活中也说过那些强加于家人的话题,常说,你看着办,你必须去帮成,我在帮你做事,你看人家小孩如何如何优秀……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以道德高标准来要求别人,以爱之名“关心”亲近的人。却不知这些所谓的“好心”也会办“坏事”,给对方心理造成严重的挫伤。这就是情感暴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忠言逆耳,对方即使有排斥反应,最终也会因为“他是为我好才这样的,那我只有接受,不然就是我不知好歹了,以后他也不会再帮助我了。”这样的心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对以后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
《情感暴力》中讲到,人与人的关系,有时单纯,有时复杂。人一旦长期被外力否定,做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接受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就会产生矛盾的心理。这种矛盾会造成情感暴力的循环。也就是我们既是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同时也会成为施暴者。
因为我们总是用自己习惯的相处模式来进行社交,这是恶性循环。遇到健康的人,就会想要逃离你,这又会加深你的受害。生活中,常有孩子离家出走,也许他们也是受到了亲人或学校情感暴力的伤害,选择逃离。
有时,我们自己都不表露本心,就会把人际关系搞得很复杂,从而引起麻烦。更糟糕的是,我们还在迷惑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处境。
我认为,情感暴力患者是有自信的人,可能身体上很独立,精神上却产生了强大的依赖。这类人多发早年不被家人重视、被同伴疏远,被迫离家等因素造成。他们自以为很强大很独立,对身边的人产生诸多不满,希望对方向自己学习,离不开自己。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则是一群不自信的人,他们内心脆弱,从小就很难获得认同感,总是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来获取别人的认同,久而久之他们也不清楚自己真实的意愿是什么了,只能按部就班的度日,在矛盾的痛苦中成长。
无论施暴者和受害者都会因为内心的不安而恐惧,做出一系列事情来填补自己内心的满足感。
所以,比什么都更为重要的是,消除自己心中的恐惧感。这才是解决情感暴力的最佳方法。只要有自信和勇气,人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伸出头来,才能消除恐惧,书中写道:
1. 虐待如果以虐待本身的面貌示人反而比较简单。但是,当虐待伪装成道德观念,问题就变得复杂了。施虐者、受虐者以及旁观的第三者都会很难分辨其真伪。
2. 将枪口指向对方的威胁方式是简单的人际关系,“你是要我的命啊”这句话背后隐藏的威胁是复杂的人际关系。
3. 在两种情况下,人会夸大悲伤,一种是间接地表现敌意的时候,另一种是要从别人那里夺取什么的时候,其目的无外是博取同情和注意。
4. 人活着最大的义务就是让自己幸福。无差别杀人事件的凶手和一般人的区别就是丢掉了这个义务。
5. 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出现矛盾的时候,真相一定藏在非语言信息之中。
6. 善意,不应该是被别人要求的。
3. 情感暴力在生活中伪装的各种形式
那我们如何区分情感暴力中的加害者与受害者?
人际关系是区分情感暴力中的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关键,如果一个人犯了错却不承认,哪怕说他是情感暴力者也不承认,那么这种人多半是加害者,如果一个人表面上和身边的人相处得很好的话,而自己的心里却总是阴郁的,那么这种人,大部分都是受害者。
2. 加害者的心理状态
加害者本身是无意识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利用爱和道德来控制别人。从表面上来看,他们都是善良的人,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不安的,只有通过支配他人,控制他人才能找到自己内心的安全感。
3. 加害者实施情感暴力的手段
加害者常常站在道德的立场上,利用良识(健全的思考及判断力)来逼迫别人做出让步,让别人误以为出发点都是为了别人好,让别人无可反驳。
4. 容易成为受害者的两种人
一种是内心孤独的人,因为特别需要爱和关心,所以就会无限度地去迎合别人,即使那个人在利用他,也会心甘情愿地服从。另外一种是严格遵守规则的人,他们的内心就像是自动感应门,只要这件事情符合规则他们就不会考虑实际情况,更不会去管这句话是谁说的。
三、如何摆脱情感暴力
1. 受害者要学会梳理自己的内心
困在情感暴力中的受害者不会反抗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意志。他们需要梳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的心理历程,是不是一直活在一个从小被灌入的一个否定性的形象。然后勇敢地打破它,打破自己心中的枷锁,真正地为自己活着。
2. 坚决离开加害者,不要有任何的借口。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情感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无论对方是父母还是配偶,在心理上和空间上都一定要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给自己任何的借口,比如为了孩子,不知道明天怎么办,这个时候任何的借口都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依赖感。
我们与陌生人交谈,交谈要特别注重非语言信息
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眼睛去观察,看对方的表情、肢体等。
然后去思考对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东西。当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产生矛盾的时候,非语言信息就是对。
我们在社会中,对朋友、同事和身边的人,一定得修养好自己,少用情感暴力去伤他们。
在有书平台《每日一听》音频中,我听完了《情感暴力》这本书的重要章节部分,那字字句句扣人心弦的话,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以后也得好好改变自己,不要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去伤害亲人和朋友,好好说话,从自己做起,远离情感暴力。
齐帆齐写作课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