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读书笔记最美的散文散文和诗

《堂吉诃德》——理想与现实

2018-04-27  本文已影响22人  顾摇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反骑士小说,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被誉为欧洲“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塑造了不朽的艺术典型,反映了人文主义与现实的矛盾,批判了西班牙的黑暗与落后,富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与艺术创造性。

    初次阅读《堂吉诃德》,我们会不经意的认为它是一部滑稽可笑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位穷乡绅,但是他却酷爱骑士文学,他不仅向往骑士生活,而且把这一愿望付诸行动,几度离家,想要锄强扶弱,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时代变了,骑士制度早已成为历史,于是他只得以幻觉来实现当骑士的向往,干出了许多愚蠢、荒唐甚至疯狂的事:他把风车当作恶魔的脑袋,毫不顾及自己的安危冲上去与之大战一场。他把旅店看做城堡、把老板当做城堡的主人,硬要老板封他为骑士。他又将羊群当做军队,一阵狂叫冲上去厮杀,结果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面,敲落了牙齿。他所作的一切,看似荒唐可笑,但也真实地反映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这就不得不说说小说的两位主人公了,我觉得这是本书最成功的地方,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与讽刺,描写了截然不同的主仆二人:唐吉诃德与桑丘·潘沙,唐吉诃德又高又瘦,骑着一匹高高的瘦马,桑丘·潘沙又矮又胖,骑着一头矮矮的肥驴;唐吉诃德谈吐高雅斯文,桑丘·潘沙则满口村言俚语;唐吉诃德怀有崇高的理想,并敢于为之献身,桑丘·潘沙则目光短浅,自私狭隘;唐吉诃德无视现实,耽于幻想,桑丘·潘沙则朴实认真,脚踏实地……正是两人巨大的反差推动着小说的不断发展。我认为,唐吉诃德是一个理想的化身,而桑丘·潘沙则更多的表现着现实的一面。

    唐吉诃德可以说是一个充满激情,甚至疯狂的斗士,是一个忠实于理想与信仰的实践者。虽然说他的行为会令人感到啼笑皆非,但他作为一个彻彻底底的理想主义者,他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顾一切的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即使到处碰壁,还是一往无前,不曾轻易放弃。他的这种为了理想努力拼搏的精神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也要避免像唐吉诃德那样虚无,荒谬,不切实际的理想与信仰,避免盲目的“唐吉诃德精神”。在书的末尾,有这样的一段描写:“唐吉诃德死了,在清醒中死去。他糊涂一辈子,在弥留之际,变成一个完完全全正常的人。”小说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结尾,更是加深了悲剧的色彩,也是在告诉读者,唐吉诃德注定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只能是一个不属于那个时代的骑士,他亦只能是一个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理想主义者。

    而作为唐吉诃德的侍从,桑丘则是满脑子都是功利实际的考虑,胆小怕事,目光短浅,贪小便宜,但也朴实善良,忠心耿耿。他是为了当“海岛总督”才答应和唐吉诃德一起游侠,他不像唐吉诃德那样痴迷于骑士精神,也从不曾明白唐吉诃德为什么而出发。对他来说,现实中的东西仿佛更有诱惑力,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是上天对他最大的恩赐。归来后的桑丘也并没有丝毫沮丧,反倒庆幸自己还活着,他还是他,从不曾改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存在着像堂吉诃德这样充满着理想的人,还有像桑丘这样满足于现实生活的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全凭你自己的选择。只要能规划好适合自己的维度,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如果你有大的抱负,努力拼一拼未尝不可。就像那句话所说的,梦想总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若你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平庸简单一点儿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儿。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堂吉诃德,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桑丘。

    我们都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却不是被骨感的现实所征服,而是被理想的过于丰满而压垮。我们的理想要切合实际,抛开虚无,再佐以“堂吉诃德式的精神”,这样我们才更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骑士,而不是像堂吉诃德一样的一个悲剧。

    理想是美好的,但也不能缺乏了现实的淬炼;现实是平淡的,但也需要理想的润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