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不是你的世界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有个观点认为,“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这个观点恰好证实了前几天发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想表达的思想。
有一项很有意思的调查研究,研究内容是让一群普通人回答一个问题:那些遭遇重大不幸、那些每日承受着身体残疾或疾病折磨的人,是否一直处于痛苦抑郁状态?(此处停留几秒钟,想想你的答案)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同意上述观点,认为那些看起来处境糟糕的人是痛苦的。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研究发现,那些在普通人眼里看起来很不幸、很悲剧的人,其实他们每天的幸福感并不低,他们的情绪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绝望。
很多人对此很意外,包括我。但当初并没有深究其中的原因。直到看到阿德勒的这个观点,我貌似懂了。可能压根就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和同理心这回事,有时我们自认为理解了对方,甚至感觉到自己体会到了对方的心情,其实那只是我们的自我感觉而已。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谁又能真正进入到别人的世界中呢?
史铁生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
史铁生也曾经提起过自己的一段有趣经历。他残疾后曾经颓废了很久,曾为自己的生存能力、职业发展困扰过,直到后来在写作上闯出了一条生路。有了点名气后,很多人慕名而来,有人想和他讨论写作,有的人是来看看他长的样子,还有一个人过来看他是因为纯粹好奇,想看看这样一个如此年轻就残疾的人,是不是每天过得很痛苦。
他看到的是:史铁生不但始终很平和,每天乐呵呵的,而且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嘻嘻哈哈,该干嘛干嘛,估计这个人也会感觉很意外吧。
我们眼中世界的样子,是经过大脑加工过的,是通过视觉、感知加上自己的认知观念所营造出来的样子。人的认知观念就像那层滤镜,把想看到的凸显,让不想看到的隐藏或弱化甚至视而不见。
所以,很多时候人的怜悯之情、同情及偏爱之心,都带有某种优越感和压迫感,令人不舒服。
而每个人都有被理解的情感需求,这种需求毋宁说是想得到理解,不如说是想要获得陪伴:让我在自己的世界中消解一切,你只需陪在我身边就足够了。
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就需要认识到,每个人的世界都有界限。要尊重这个界限,不要意淫能够与任何人共有同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