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摆脱的一种生活方式
上次在写《和孩子做朋友》的时候,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自立”,这是阿德勒心理学对教育目的的总结。也就是说,教育的目标是自立。关于“自立”,我的总结是有勇气面自己的人生课题。
这样说,还是有一些笼统,再深入一步来讲,所谓的自立,就是摆脱“自我”,也可以说是“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这里出现了一个生活方式,第一遍看《幸福的勇气》时,关于什么是生活方式,还真没有看懂。只记得哲人最后说道,我们可以重新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孩子时期的生活方式
在给幼儿园孩子上课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一个现象,越是小班孩子越让人“头疼”。别看孩子小,面对教练这样还算严厉的老师,他们也是有对策的,有个叫布丁的小女孩,每次见她,嘴里都重复着一句话“妈妈”,在班里的时候,主动让你抱,对着你笑,卖萌。可是,等到了跆拳道的道场上,她死活就是不上课,你要敢劝她,她就掉眼泪……
对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掉眼泪”是最好武器,至少能支配老师,只要她哭,老师们肯定会去抱他、哄她,在哄好之后,松一口气之余,你会发现,真正的胜利者是孩子。
对于孩子来讲,受身体弱小的限制,通过采取哭泣、呼喊、卖萌等方式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好处,是可以理解,而且是比较恰当的生存策略。
这个时候,孩子完全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也就是说所有的策略,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为“自我”服务,个人的利益被放在了第一位,完全体会不到父母等的付出,甚至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用“目的论”来解释的话,孩子的所有行为举止,都是在为了达成,以“被爱的生活方式”。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生活方式是不能持久的,随着不断地成长,我们会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仅只有我,只有我的感受,这也就是慢慢趋向独立的过程。
然而,现实告诉我们,这种被娇惯的孩子时代的生活方式,在大人的世界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很多大人,也会通过脆弱或者不幸、伤痛、不得志以及精神创伤,为武器来控制他人。情绪勒索,也是其中的一种。
不管是弱势控制,还是情绪勒索,他们都是为了实现“被爱的生活方式”。一切都目的是为了我、我、我。
所以,阿德勒会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其自立。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心理咨询,他们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一样,帮助学生或者来访者实现自立。
二、重新选择生活方式
重新选择生活方式,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世界观或人生观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说白了就是,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立,意识到自己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与世界达成和解,真正意义上接纳这个世界。
通过什么从“自我”种解放出来呢?
答案就一个字:爱,把人生的主语“我”,变成“我们”。
王菲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我愿意》,它的创作者是黄国伦。
当年黄国伦在为唱片公司写歌的时候,屡屡遭到退稿。在他看来,唱片公司的人都是白痴,因为,他觉得他们不了解他的歌有多好;第2年,他觉得他们都是弱智;等到了第3年,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弱智。第4年,当他看到身边的朋友都买车的买车,买房的买房,而他还是一无所有,整天做着音乐的白日梦时,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是个白痴。
经过这一轮的打击,算是彻底丧失了写歌的欲望,也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失败。后来有一次 唱片公司告诉他,有个叫王菲的歌手,要来内地发展,问黄国伦,“要不要为她写一首歌?”时。
这个时候,他心底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跪下来祈祷,如果自己还能继续写歌,求你给我灵感,我愿意为你写一首歌。然后,就从心底发出一个声音,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忘记我姓名……
从这个故事里,我看到的就是,一个人从“我”走向“我们”的一个过程,就是说,他的生活方式,一下子从以“被爱的生活方式”跳到了“主动爱的生活方式”上了。
总计一下
自立就是摆脱“自我”。它就不是说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说就业方面的问题。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的问题。
为了自立,我们必须摆脱孩童时期的那种“被爱的生活方式”。然后,通过爱他人,使自己渐渐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