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尽头的向往
三年疫情没出远门,好不容易可以自由行了,更觉得山河美好不应辜负。
于是早早给自己放了寒假,带着小棉袄一起先回了趟她心心念念的老家。
中原盆地,沃野平畴。老家盛产小麦,日常以面食为主,一把面粉能做出千百种花样的吃法。
时值腊月,朔风正猛,一街两行的烩面馆板面店热气腾腾,给严寒冬日补给着温暖和能量。

入住的宾馆楼下,就是一家名气不小的烩面馆,座无虚席,好吃不贵,去晚了排队。
面条筋道爽滑,一口面条一口汤,“吸溜吸溜”一碗下肚,汤、菜、主食俱全,通身暖透。一连几天,我们近水楼台,就在这家店里胡吃海喝,顿顿撑到肚儿圆。
烩面馆门口置着一大一小两口锅,大锅里熬着羊骨头羊肉,乳白的汤水冒着大烟在锅里“咕嘟咕嘟”翻滚着白浪。

厨师在烟雾弥漫中把大锅里的汤舀到小锅里,再把面条拉长拽薄下到锅里,放入事先切好的羊肉、菠菜、豆皮、海带。让人看得真真切切,羊肉高汤,货真价实,绝对没有羊头狗肉之嫌。佐入一点辣椒酱料,枸杞香菜,最后再滴入小磨香油,盛入一只盆一样的粗磁海碗里。这时候的碗里装的不只是人间美味,而是一幅画。“青枝绿叶一点红,残荷枯苇听雨声”,一碗烩面,绘出了一幅水墨江南,人间烟火山河远阔。
与羊肉汤搭配的还有锅盔馍,也是家乡面食的一大特色。一个囫囵锅盔有整个八丈锅那么大,像古代兵士的头盔,可能由此得名锅盔的吧。

锅盔两面焦黄,粘着芝麻小茴香,外面酥香里面暄软,即便不饿也想放进嘴里嚼嚼。最引人馋涎的还不是锅盔本身,而是来自旁边那个喇叭传播的声音:“锅盔一一锅盔,焦香哩锅盔,好吃哩很哩很哩很哪!”朴实的乡音抑扬顿挫,让人顿时减肥破防。
忽然想起《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不由得感慨,人的一生真正维持生存必备的物质实在是无需太多。
泼墨飘香的文字,流转千年的智慧,窥探出生命的惬意。大道至简,繁在人心,背负太多东西的时候,才逐渐明白回归本真生活的可贵。
家乡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南阳卧龙岗,便是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之地,距今已有1800年了。

游卧龙岗,读《三国演义》,把三顾茅庐从书上搬到了地上。
三国那场精彩纷呈的斗智斗勇场景早己随风飘散,“晴耕雨读”的耕读文化生活至今依然是我宇宙尽头的向往。
新的一年,删繁就简,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一种崭新的知觉、一种莫大的祝福,会像春天的野花一样绽放在生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