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月

2017-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阳光泡茶

瑜伽一开始是这样的:

找到你舒适的坐姿

找到你舒适的呼吸

找到你呼吸的伸展

找到你伸展的呼吸

关注当下的存在

关注存在的连接

……

练了五个月,瑜伽要做的还是这些。而且......还是会痛。

悄悄问过教练:“你都练了十来年了,伸展的时候还会痛吗?”

“会的。”教练说,“瑜伽练习不是为了不痛。主动经历了各种痛之后,就变得不怕痛了。不但不怕痛,而且在痛里面会找到一种酸爽,一种况味。”

这让我想起了中医按摩。第一次花钱让人把自己摁得生疼,觉得实在冤;后来总要挑一个力气大点的按摩师才觉得不冤。

瑜伽其实是一种自我按摩,力道和感受都是自己掌握,随时随地可以用于自我放松和疗愈。

一开始学习的是基础体式,比如向太阳致敬式,五个月后,学习的还是这几个动作。进步在哪里呢?

五个月前,并不会在意自己如何坐,如何呼吸,如何伸展,那些都是不言而喻理所当然的。现在渐渐养成观察自己的习惯,好像自己是一个实验对象。

其实,身体并不需要所谓的进步,好比心跳不需要加速,呼吸也不需要加重,五脏六腑各种零件各司其职就好。

能量提升的过程中发生一些事情,其实不过是身体和意识回复自然。比如体式辛苦之后的摊尸休息时呼吸的感觉,有点像小时候哭过之后,深吸一口气,然后不哭了。

知觉本身就是全部的目的,不是为了达到某种超凡的状态。知觉身体的伸展,意识的收放;所谓“知道有念,知道无念,知道就行。”超凡的大多是神经病。

瑜伽行者是自然的存在:醒来,如白云优游,如苍狗伸展,如奔马跨越,如太阳升起,追逐生命。睡去,如婴儿蜷曲,如战士归隐,如死尸弃绝,如满月无声,和光同尘。

PS

现代生活里充满了各种不自然,比如高血压,抑郁症,糖尿病等等。前两年我在圣地亚哥遇见一个康复的抑郁症患者,在书店签售,讲述她生病和疗愈的经历。她说她感谢抑郁症让她成为自己的英雄。我和那位女士只有一面之缘,想起来至今仍肃然起敬。病患只不过是人生诸多烦恼的一种,说不定如圣人们说的“烦恼即是菩提”,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也会由衷地感谢高血压、糖尿病......让我们在疗愈的路上遇见本来的自己。

瑜伽七月

瑜伽就是睡去

如婴儿蜷曲

如战士归隐

如死尸弃绝

和光同尘

如满月无声

瑜伽七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