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跬步集43
了解和积累常识,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①我们常说“男左女右”,为什么男在左、女在右?②为什么古代的男子留长发?清代的男子还要编辫子?《懂一点文化常识》
常识:跬步集43男左女右的规则约定俗成,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沿袭至今的习俗,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传说,开天劈地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和万物生灵。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日神就是伏羲,月神即是女祸。
伏羲、女娲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祖先,据说伏羲教导人们从事农、牧、渔业生产,女娲教导人们婚姻嫁娶的人伦礼法。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恐怕由此而始。
另外,“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人的哲学观有一定联系。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自然和人事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中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
阳者刚强,阴者柔弱。男子属于阳,居左;女子属于阴,居右。左象征尊严和力量,右象征温柔和体贴。故民众佩戴戒指有“男左女右”之分。
为什么古代的男子留长发?清代的男子还要编辫子?
在中国古代,无论男女都留长发,而且是越长越好,他们几乎不剪头发,最多是略加修理。这一习俗,源于古人对头发的认识。《孝经》说,身体发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既然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所以,古时候按照礼教规矩,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另外,古人把头发看作通过气血跟身体联系起来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古人的头发,从小到大称呼是不同的。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是“垂髫”,“髫”是指头上下垂的短发。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是“总角”,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男子15岁是“束发”,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缩住,称为“及笄”,表示已经成年。古人男子20岁束发而冠,就是把头发盘成发譬,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
头发对于古人来说如此重要,以至于古时的一种刑罚叫“髡刑“,也就是剃发,这是一种极大的污辱。
清代男子编辫始于清军入关后的“剃发令“。作为金代女真人的后裔,满族的男子直接因袭了女真人编发为辫的独特习俗,剃去周围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一条大辫子,垂于脑后,以彩色丝线系结,再饰以金银珠玉等。
剃发留辫是为了方便骑马行猎,这种发式最初可能还有部族的差异,努尔哈赤所在部族的发型和其他部族略有不同,清朝入关后,这样的发型经统一后成为“标准发型”。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统治者颁布“剃发令“所要求的剃发标准,并非现在人们常常看到的剃半个头,而是将头颅四周的头发都剃掉,只留一顶,如铜钱大,结辫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