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先秦迎新班·一年陪伴营

话说先秦ll文学ll寓言故事(10)

2022-09-11  本文已影响0人  孔繁竹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中国人许多卓越的见识往往蕴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寓言,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文学,也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人的思想精华。 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向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这里能够瞭望到一个新鲜的天地。那里不仅趣味无穷,还可以领悟无数的世理。

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拔苗助长》、《自相矛盾》、《猴子捞月》、《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经典寓言故事。

1、滥竽充数:出自战国末期韩非子《韩非子·内储说上》。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2、拔苗助长: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七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要实事求是,不要像他那样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自圆其说。

4、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5、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6、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启发:世上没有不劳而获,只有努力才能有好结果。

7、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一》。原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8、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本故事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