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双向价值
2020-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休讷
这些天一直在思考,死亡为何会被那么多人所“厌恶”?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77978/ddb2e1ffb79872af.jpg)
我常常和朋友说:对于生活我只能做到好好活着,但对于活着我做不到绝对存在的承诺。生命是父母给的没错,但生命的终结者是自己,我无法确定生命会在何时结束,也不能确保任何的人生,更不能向爱着我的人允诺未来。
然而,我这样的说法受到家人朋友的暴击,她们总说我不能那么自私,不能动不动就想到“死亡”这个词,我只能想着好生地活着。
就好像死亡对于一个不想死的人来说是不存在的一样。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啊?死亡存在任何一个人的片刻之间,对于生命我们无法预料开始,更是无法预料结尾。就此偶尔想想死去,想想死亡,怀着一种坦然自若的心情去说,去思,这无可厚非吧?
死亡对于世俗化者来说,具有的是负价值;而对于一个艺术诠释者来说,具有的是正价值。
直到我今天看到类似这样一句话时才明白“死亡”这个词的某些含义,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理解罢了。
也许“死亡”的定义,并没有一个完全的答案。于一个平凡人来说,死亡是一种生命终结的可怕,大家不愿想不敢想;对于一个追求自然,追求文学,追求艺术的人来说,“死亡”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名词表现形式,倘若想到了,那便是对生命的延展,对于死亡也只不过是一种艺术的表现而已。
故而,如若你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我认为这个“死亡”之词也并不可怕,并不是禁言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