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小情趣电影漫谈

理想,性,独立和爱情 --电影《毕业生》的观后感

2015-09-08  本文已影响138人  芒心Yaner

       从电影一开始,我便开始同情这个叫做本的男孩,21岁,跟我一般的年纪,名校毕业,成绩优异,虽出生于小资家庭,衣食无忧。但——他并不快乐,关于精神层面,他很迷茫。(谁的青春不迷茫?)

      派对上,他重复地说着一句话:“我不知道我将会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我想那是与众不同的。”但是那些所谓的长辈并不想知道本想要的未来是怎样的,而是不停地告诉他(他们)认为他应该去干什么。这不正是我们所有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事吗?之前有个笑话,还出了一个春节应对秘籍之类的玩意儿,大意是如何应付长辈们的过度“关心”:何时结婚?工作怎样?有对象没?成绩如何?考上哪所大学?问题堆成了山,却没有人真的关心你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庆幸的是,我有一位智慧的母亲,她把我当成一个有思想的成年人,她说只要我不做违反法律违背道德的事,都将尽最大的力来支持我。而我是一个精力过剩的年轻人,我曾一个人背着包去东南亚流浪整整一年,她担心,但并未刻意阻扰;我同年长我20岁的男子恋爱,她只是有些无奈,但并未用任何“手段”阻止我们的恋情;我要出国生活工作,她开玩笑说要找一条铁链子将我锁起来,但偷偷地往我卡上转了5000元……如果你要问我现在成了怎样的人?勇敢,自信,独立,至少我知道人生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上,过好过坏,无人可怨。对于母亲,只有无限的感激,她让我的翅膀更加强硬。

       本同罗宾逊夫人啼笑皆非的发展,是偶然也是必然,60年代的美国,崇尚自由开放。而她无非是一个寂寞的女子,一个可悲的家庭主妇,正在逐渐走向衰老。而他,正值青春年华,优秀如他,来自青春的叛逆。荷尔蒙过剩的少年动了“邪念”。于是便有了公共电话亭本忐忑地给罗宾逊夫人打电话的一幕,他们约在了酒店的酒廊见面,从那一刻开始,世界就癫狂了起来。她与他只有性而没有爱,但她却生出了病态的占有欲,女子皆疯狂而脆弱,却又顽固地令人恐惧。

       罗宾逊先生故意安排女儿依琳和本约会,夫人动气了,逼着本发誓不会和她的女儿约会,她嫉妒自己的女儿。但本终究还是去见了依琳,并且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这个善良而单纯的女子。当事情再也无法隐瞒下去的时候,罗宾逊夫人威胁本不成,最后竟编造了一个本侮辱了她的故事,可怜可悲可恨的罗兵逊夫人,一开始是她诱惑了本。而男子,则总是极难禁得住一个女子的投怀送抱,于他们而言,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本无非把她当成了无聊生活的调剂品罢了。

      伤心的依琳回到了学校,本决意追随她而去,并且打定主意非依琳不娶,于是他疯了一般,对依琳穷追不舍,谁都可以看出他们是相爱的。但嫉妒的女子并不愿意就此善罢甘休,怂恿他的老公将女儿强行带走,并威胁本死了那条心,本被罗兵逊先生狠狠痛揍了一顿。

      可是谁又能够阻止得了一个爱情疯子呢?他开着车,日日夜夜,毫无头绪的满美国找依琳,一个偶然机会,他得知依琳在教堂,即将与一个男子结婚。本发了狂似的赶到了教堂,门口不让进,他便趴在玻璃窗上,大声呼喊着依琳的名字,看着心爱的女子即将结婚而新郎却不是自己,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的心情啊?他喊得撕心裂肺。依琳犹豫了。

      “已经晚了。”夫人阻止。

      “不,还不晚。”勇敢的依琳,她不顾所有人的阻拦,抓住本向她伸出的手向教堂外冲了出去,拦下了公交车跳了上去。她就这么穿着一身婚纱跟着本逃了出来,爱情当前,义无反顾。本追了他两次,横穿了美国就为了找到她,他值得依琳这么干。

       影片结束,音乐回想,谁也不知道两人后来的生活会怎样,那又怎样,谁都应该做对当下最有利的选择不是吗,去他的“现实”生活!他爱她,她爱他,仅此而已,如此足以。人生过于短暂,为什么不尽我们所能活在理想之中呢?要相信世界上,是有人可以活在他们的理想之中的。而我正在为此努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