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成长6

2024-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乘风破浪煜

《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美]威廉·斯蒂克斯鲁德 [美]奈德·约翰逊

20个笔记

  第6章 彻底停工期

>> 第6章

彻底停工期

>> 这在脑科学领域中也同样适用,白日梦、冥想和睡眠都能让大脑休息,并依此把新的信息和技能巩固在记忆里,还能使大脑以更健康的状态重新投入使用。

>> 彻底停工是指不需高度集中思想,也不带什么目的,单纯地无所事事。

>> 睡眠是一个体量巨大的彻底停工期

>> 心智漫步:白日梦的好处

>> 如果我们过度地在大脑里重现场景,或者这么做让我们感觉痛苦,并且我们陷进了负面的思维循环,那这就不是“心智漫步”了,而是“思维反刍”。

>> 两个交替发挥作用的大脑系统:①当我们从事目标导向任务时被激活的是直面任务的“外观”系统;②不重视任务而重视休息的“内观”系统。

>> 我们给出的答案是“少即是多”,用安静的时间段替代充满着交互与活动的时间段。

>> 允许你的孩子有“什么都不做”的时间。

>> 冥想的心灵

>> 练习冥想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世界的瞬息万变诱发了更多的愤怒与恐惧,并且生活节奏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快,这也让我们能简单“独处”的时间少之又少。

>> 正念

>> 他将正念定义为“一种有意的、不加评判的对当下的觉察”。基本的正念冥想练习之一,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并关注随呼吸出现的思绪。其目标就是要不需评价与反应地专注于即时体验。

>> 学校中的正念基本包括冥想引导、可视化练习、肯定练习、呼吸练习、正念瑜伽、音乐练习,以及能促进积极的自我表达的写作和视觉艺术方面的练习。

>> 禅定

>> 多年来,对禅定的研究表明,每天两次,每次冥想10~15分钟的孩子会体验到压力水平、焦虑水平和抑郁症状的显著下降,同时也会更少地表达出敌意与愤怒。

>> 父母经常问我们什么

>> 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世界不满意,所以更喜欢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自己的脑海中;当下发生了某件事,或者他们害怕即将发生的事,于是选择停滞不前。

>> 今晚怎么做

•  在白天找个机会,让你的思绪徜徉。这可能意味着只是静静地坐几分钟,看看窗外,瞅瞅云朵;这也可能意味着做点你能“无意识”完成的活动(比如修剪草坪),让你体验到“与自己在一起”。

•  全家人讨论一下,关于放下所有的事以及给自己真正空闲的时间,以及这到底有多重要。如果他们愿意听你讲,那么告诉你的孩子,只有当他们没有专注于任何具体事物的时候,才能真正去思考自己和他人。同时也跟他们讲,当一个人让自己的思绪自由发散时,经常会有所洞察,并且人也需要“彻底停工”来巩固他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

•  问问你的孩子:“你觉得你有足够的时间留给你自己吗?没在学习,也没在运动,更不是发短信或与其他人交谈,你有足够的类似这样的时间来自己静下来独处吗?”如果你的孩子回答“没有”,那么帮他一起想一想,这样他可能就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几次静静地坐着放飞思想的机会了。和孩子一起投入思考,面对挑战,争取足够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  下次开车时,如果带着孩子,不要急着听音乐、放视频、玩手机,先忽略这些科技产品,而是说:“你介意我们花几分钟,欣赏欣赏风景吗?”

>> •  如果你对正念感兴趣,可以尝试与孩子一起使用练习正念的应用程序,例如Headspace或Mind Yeti,在有压力时,这些软件特别管用。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看看劳伦·奥尔德弗(Lauren Alderfer)的书《正念猴子与快乐熊猫》(Mindful Monkey,Happy Panda)和伊莲·斯奈尔(Eline Snel)的CD书套装《像只青蛙好好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