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流》(8-1)

2024-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幸运的心

第8章:人际之乐

1️.微妙的人际关系

在我们害怕的事当中,被排除在人际关系的洪流之外,不消说是最严重的一桩。我们是社会性的动物,四周一定要有人,才会觉得圆满。很多没有文字的文化,视孤独为全然不能忍受,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肯独处。很多不同的社会团体~例如澳洲的原住民、美国的阿曼教农夫、西点军校的学生,都把受众人回避视为最大的惩罚,饱受忽视的人会一天天变得沮丧,不久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活着。

❤️人生而合群

社会科学调查的结果一致认为,人在有朋友、家人或任何人为伴时最快乐。如果要求一个人列举一天中最能改善情绪的活动,最常被提及的包括:“跟快乐的人共处”、“有人对我说的话感兴趣”、“跟朋友共处”、“有人觉得我性感”……沮丧或不快乐的人最主要的特征是,他们绝少提到上述的体验。支持性的社会人脉也能减轻压力:当一个人可以依赖别人情绪上的支持时,就不太容易被疾病或其他不幸的事件击倒。

❤️他人是地狱

矛盾的是,“他人是地狱”也是自古流传的至理。印度教的哲人和基督教的隐士都远离人群,追寻宁静。如果探究日常生活中最恶劣的体验,我们就会发现合群的黑暗面:最痛苦的体验也跟人际关系有关。不公正的上司、粗鲁的顾客,都造成工作上的不愉快;漠不关心的配偶、不知感恩的子女、凡事干预的烟亲,则使家庭变成痛苦的深渊。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痛苦都是旁人所引起的,如此两极化的事实该如何调和呢?

这种表面上的矛盾其实不难理解。人际关系就跟其他事情一样,一切顺利时,我们就觉得非常愉快;挫折丛生时,我们就感到沮丧。其实人是环境中最有弹性,也最善变的因素。同样一个人,早晨可能使我们快乐无比,晚上则可能变成磨人的恶魔。我们太依赖别人的情爱与认可,以至于完全受制于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

因此,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就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质。商业主管渴望实现更好的沟通,以便更有效的管理;初出茅庐的人熟读社交礼仪,为的是争取社交圈子内同侪的接纳与称许。这种态度大致反映出一种企图操纵别人的外在动机。一个人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只有在我们因一个人本身的优点而重视他时,他才能成为最丰富的幸福源泉。

❤️重新制定规则

人际关系的弹性很强,能把不愉快的互动状况转变为可以容忍,甚至相当有趣的状况。任何人际交往的情况都可以借着适当的技巧重新制定规则而改变。

在进一步讨论如何重塑人际关系、追求最优体验之前,必须转个话题,先谈谈独处。唯有了解孤独对心灵产生的影响,我们才能更清楚的知道,为什么友伴是幸福不可或缺的要素。一般成年人约有1/3清醒的时间是单独度过的,但我们对于占据人生这么多时间的独处,除了不喜欢,所知却极为有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