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 周三 小雨 2020-10-14
巡视病房时,一实习护生让我帮忙看看患者皮试结果,看着患者的皮试部位, 我问:
“皮试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同学的脸腾地红了,没说话,一看就是没有掌握,
“那咱们做完皮试后画一个括号是干嘛的?”同学没有回答。
我说:“咱们判定标准主要看局部反应,有两个方面,一是皮丘大小,二是有无红肿及伪足,做完皮试画一括号主要为了看看20分钟后皮丘是否变大,这些内容是我们基础护理学的知识,我们给予患者的所有操作都来自于基础护理,如果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如何给患者进行护理?回去看看书哈!”
和同学说完,想到研修群里大家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重要性的讨论,任何一种专业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没有打牢,大厦就无法建得牢固。
咱们来看心理咨询的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包含很多基础理论知识。
首先要判断的是,来的是不是求助者,如何判断是不是求助者呢?就看求助的是不是自己的问题。这在青少年咨询中比较常见,好多孩子有问题,但来咨询的是父母,希望咨询师出主意帮着父母让孩子听话。这就算不上心理咨询,只能是咨询,或者有能力把父母变成求助者。
其次,是帮助,有求才能帮。人都有上帝情节,喜欢帮助人,尤其是新手咨询师,知识不足,热情有余,看到别人有问题,就憋不住想主动去帮助,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从心理学上说,你帮助别人的目的是快乐自己。我们要做的是启发、引导、支持、鼓励来访者,帮助其自己成长。
再就是心理问题,好多来访者希望咨询师给出个主意,想个办法,做个决定,这些都不是我们咨询师干的事。我们要解决的是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来访者不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但是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哪些是心理问题?作为咨询师,要注意边界,也就是老师经常说的,看看是不是你的菜,这就牵涉疾病的诊断,诊断大于治疗,诊断错误,一切治疗将有害无益。
来访者进入咨询室,首先判断是正常还是异常,这就需要知道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客观一致原则;知情意协调一致原则;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明明天气很热,来访者偏说冻得打哆嗦,显然是主客观不一致。应该痛苦的事情,来访者表现为喜笑颜开,知情意不一致。平常非常节约的一个人,突然花钱大手大脚,人格的稳定性不一致。判断为异常,就不是我们的菜,属于精神科医生治疗的范围。
判断为正常的人,还要判断心里是否健康,这就需要知晓许又新教授提出的健康三标准: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和发展标准。这些标准的判定都需要理论知识。判定为心理不健康的求助者者,才是我们要帮助的对象。
当然,在这些信息的收集中,也需要人际交流的技巧知识,需要信息的鉴别和分类,所有这些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