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苦无依的史学大家

2023-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之乎也者

读《民国风度》中关于刘起釪的文章,想不到这个历史学大家晚年如此凄凉,六年多生活在养老院里,孤苦无依,令人唏嘘!

不知他的家人亲戚是怎么回事?

刘起釪是顾颉刚之后中国史学界最顶尖的大家之一,然而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晚年备经交困,家徒四壁,连洗个热水澡都是奢望。2012年10月6日,刘先生以95岁高寿逝世于南京一家养老院中,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学生,老人走得是那样的孤独。

刘起釪一直觉得自己还能做研究,他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做完。1947年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期间出版的《两周战国职官考》,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得重新改写与修订;关于《左传》与《周礼》的专著也基本成稿,但还需增补些内容。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这个95岁的历史学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起码,在他困居的这个位于南京市东南郊的养老院里,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在过去的六年多里,在这家养老院一间十多平方米的病房中,刘起釪过着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困顿生活。与他相伴的,除了养老院的护工和同屋的另一个重病老人,还有简单的饭菜,夹杂着药水和屎尿味的空气,以及大把无所事事的时光。

由于间歇性发作的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症,他无力行走,双手时常毫无尊严地颤抖,并伴有长期的大小便失禁。他双耳失聪,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只是偶尔从喉管里发出一些旁人难以听懂的尖细声音。

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公布的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中,刘起釪是唯一一位先秦史研究专家。他主要研究上古史,专攻中国最早一部古史《尚书》的校、释、译、论,而这早已成为“绝学”。

早在1942年师从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顾颉刚期间,这个湖南安化人就显露出极佳的史学天赋。

因为家学渊源,刘起釪自幼熟读古籍,并写得一手漂亮的文言文。当年,他用精练的古文记录顾颉刚讲授春秋战国史的课堂笔记,顾看后大为惊奇,随后结集出版,成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顾颉刚最为器重这个弟子。1962年,顾将刘起釪从南京调往北京中国科学院,协助其进行研究工作。此后,弟子就住在北京三里河南沙沟的老师家中,与其共同研究《尚书》。1980年,老师去世之后,刘起釪又独立承担起整理《尚书》的工作。

“如果说中国几百年出一位博通古史经籍学的大家顾颉刚,那么顾辞世之后,只有刘起釪可以领军了。”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古代思想史研究员吴锐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