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人生旅途心情随笔

母亲这本书

2019-08-14  本文已影响9人  胡美云

        世间的母亲于世间的孩子来说,目不识丁也好,满腹经纶也罢。有能力陪伴教学着的,或者烟火日子里奋战,连陪伴都做不到的,其实,又有什么分别呢?那些一起相伴成长的时光里,坐着的或者行走着的母亲们,都是孩子眼中书啊,阅读时间之长,从呀呀学语,到少年青年,进而中年,甚而老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自从母亲到常州给小弟带孩子过后,与母亲的电话聊天,她最开心的便是聊起小侄儿的点点滴滴了。

  “小宇这伢聪明得很,现在能数到一百了哦。”

  “我现在在教小宇背二十四节气歌,他也差不多会了,真是厉害。”

  “乘法口诀,小宇现在能背到六了。”

  ……

  电话里的母亲是开心的,一点一点的细数着孙儿的成长,满腔骄傲自豪,那些骄傲与自豪里,一半来自于小孙子的学有所获,另一半则是来自于我对她教育孩子的肯定、鼓励与赞扬——我的母亲,我曾仰视着,做事雷厉风行以吃苦能干著称的母亲,如今在我的肯定与赞扬里知足与快乐的母亲。她是真的老了,思及如此,心酸之情不觉弥漫于整个心间。

  时光倒流记忆鲜亮,三十多年前小小的我,不也是如此这般一点一滴地受着母亲的教育么?就像母亲教现在的小侄儿一样,数数,乘法口诀,二十四节气,横竖撇捺,识规守礼……

  尤其在我们姐妹三个成年后陆续嫁人时,一向传统守旧的母亲竟是打破了家乡的常规,未向男方家里要一分的彩礼钱,还凭着单薄的家底子按家乡风俗为我们一一备齐了必要的嫁妆,让父亲和小弟不远千里相送着。只有二妹是倔脾气,当时自由恋爱为了嫁给二妹夫与母亲闹得母女不相认时,母亲狠了心要了养育费说是断绝关系。过了两年终究熬不住母女之亲,加上二妹夫也是憨厚尽孝之人,在母女又有往来之后,母亲将当时置气要的钱又如数还给了二妹。私下和我说:你和丽云我都没收礼金,不能单收了二丫头一个人的,让人说我偏心,寒了她的心。况且,她又和你一样嫁这么远。

  我们姐妹三个初嫁那几年,偶有人在开玩笑时说母亲,养了三个女儿,出嫁都不收些钱回来,白养了。也有不相信母亲开明至此的,总疑了她定也是收了不少钱,只是精明,财不外露而已。母亲却并不去与人辩解,笑笑而已。只有在贴己的朋友邻居聊天说起时,才掏心掏肺地说。

  “伢们那时候刚结婚,我看了也都是靠不上父母只能靠自己的家庭,要那些礼金做什么,让他们欠了债又寒了心,伤了母女一场的情份。”

  “等她们搞好了,手头上宽裕了有钱时,到那时候再孝敬我还不是一样的!”

  正是因为母亲这样的善良、厚道与豁达,为她赢得了三个女婿打心眼里的尊敬与孝敬。

  不得不说,母亲真正是个有智慧的人,即使没读过书,却丝毫没有影响她按照自己的努力行走于人世间,生儿育女,勤劳持家,嫁女取媳,直到含饴弄孙,一点一点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而母亲这本书,能真正读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方是最圆满的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