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之约

创业者

2020-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皮卡弟弟

我真的很喜欢看创业者的故事,乔布斯,马斯克,马云,甚至罗永浩我都爱看。

除了看具体的商业案例,学习成功秘诀之外,我发现我在看创业者故事的时候,会有一种本能的对弱者逆袭的热爱。不知道这是不是属于那代入感的快感,反正我就是很喜欢看到这些本来无权无势的人,凭借智慧加努力而最终获得满堂喝彩的精彩故事,特别精彩,特别爽。

而且在他们成功的时候,你能看到他们身上有一种非常难得,宝贵的,生活经历所磨砺出来的纯粹和坚定,他说是的时候,你会用力的点头,毫无置疑。

那种无畏,无惧,无傲,三观正到不行的感觉散发光芒,但我认为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无数生活的挫折当中修炼出来的正气,被他们抓的牢牢的。

马云的纪录片我看过好多次,每次看到他和他们那十八罗汉挤在宿舍里创业的景象,我并不觉得他们过的辛苦和寒酸,我觉得我好羡慕。

因为我在中国其他地方,真的找不到这样的凝聚力,找不到什么样的团体能有这样的朝气蓬勃,中国国足我找不到,中国男篮我也找不到。

我去过世界顶级咨询公司的办公楼,CBD大厦,99楼,明亮的白炽灯和穿着谨慎的办公女士,进进出出全部靠刷卡,刷脸,如科幻电影,但给人感觉一点不酷,反而正经极了,你完全找不到阿里巴巴那种凝聚力,无论这些人的年薪是十几万,二十几万,五十几万,似乎都不开心,每一个人脸上写满了我不满足,一点也不骄傲自豪,而是疲惫,无趣,挑剔和快节奏说话故作聪明。

而你如果去过中国一些创业公司,特别是一些有前途,正在高速发展的创业公司,你真的会觉得那是天堂,因为它们跟马云的十八罗汉团队一员,都有一种特别的魔力。

我记得我曾经就收到一个创业公司的面试,这个创业公司竟来自于李开复所投资的创新工场,是做金融互联网的,但具体做什么我不太记得了,有点年头了,而且那个时候对互联网金融不太感冒,但我一听是李开复,又是创新工场,我很向往,因为一直对创业文化很关注很憧憬,所以特别期待前去面试。

当天一到,我就往那个创新工场走,周围是一个大学城的样子,我一边走,一边感受着创业氛围对我的冲击,走入办公区域,我被眼前的环境吸引。

简直就跟我看的美剧《硅谷》一样,完全没有那种枯燥死板的办公氛围,到处都是滑板,饮料,零食,和穿着打扮新潮简约的年轻男女,大家的桌子挨在一起,盯着电脑,穿着拖鞋在写代码,开会什么的,声音很嘈杂,不像一个安静的办公室,但是感觉很活泼大家。

旁边的会议室都是玻璃做的,你看得到谁在里面,里面的人也看得到外面,一点都没有距离,玻璃墙上还写着各种各样有标语的贴纸,比如“改变世界”,“最后冲刺100天”,“get things done(解决问题)”等等。

我心想,真酷,这就是创业,这就是扁平化管理吗?

而当我走到大厅尽头的时候,我发现眼前有一个小房间不到20平方米,挤满了人,我抬头一看,这不就是面试我的那家公司吗,我正准备伸头进去打招呼问问人在哪,结果我看到屋子里哄堂一笑,十多个年轻男女挤在屋子里面,看着电脑。

不知道他们什么事情那么开心,我发现他们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年轻男生女生,估计也就24、25岁的样子,很多还有学生稚气,但我真的被惊到,这么小的屋子居然能装这么多人,太神奇了。

我那次面试我的老板和公司也都很年轻,老板93年,但是已经管理20多人的团队,做互联网方面的服务,能让你快速生成一个软件和网站什么的。团队里既有美国海归,也有本土985,211以及普通大学的优秀人才。

环境很干净,但你发现大家的思维,集中程度都很高,就是那种优秀学生的感觉,看似说说笑笑的,但是大家其实都在研究or沟通很具体的问题。

而对我来说,第一次接触这种创业公司给我感触很深,仅仅只是面试就很有意思,那么小的办公室却有序地排列着10多个人,一个95后的年轻CEO带领着这么多人在做一个属于未来的业务,说话,做事,表达都非常有魄力,跟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是两种不同的压迫感,但要我选的话我选这种,意气风发的感觉更多一些。

而在我多年的经历之后,我依旧向往那种感觉,那种快节奏,思路清晰,辛苦但不疲惫的感觉。整个环境都很专注,你也因此挖出了更好的自己。

而且最近我是真的在思考,如果没有大公司给我好的机会和薪水,我估计我就不去什么外企,不去大公司了,我一定要找个适合我的创业公司,然后跟着一个团队告诉发展,感受增长的红利。

我觉得哪怕我改变不了世界,但一个优秀的创业公司一定能改变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