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散文

合香世界里的“复活甲”

2019-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婵影月波凉

《红楼梦》里有这么一段,晴雯死了之后,宝哥哥祭奠她的《芙蓉女儿诔》中写道,“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

是的,这款香品就是却死香,又叫返魂香,

聚窟、却死,短短一句,满满都是知识点。

合香世界里的“复活甲”

返魂香第一次出现是在汉代典籍《海内十洲记》里,

“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曰反魂树。扣其树亦能自作声,声如群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

看记录,这真是一个有着灵魂的神奇树种,你敲敲树干,他发出的声音像群牛吼叫,像是在向你示威、警告。虽然有研究说植物也会害怕,不过植物到底有没有情绪,现在还是不确信的事情,但是记载的聚窟州却真是灵气汇聚之所在。

《十洲记》里,也记载了熬制反魂香的方法,伐取返魂树的枝干,在玉釜里煮出汁,最后微火煎成黑漆一样,再做成丸子就成了。人们还给这香取了很多个名字,叫返魂、惊精、回生、振灵、马精、却死。类似的故事,我们在《汉武内传》《汉武故事》、《博物志》以及 《仙传拾遗》里还可以读到。

故事里记载了这种香的神异功效,“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复亡也。”

关于这种香料的神奇效果,汉武帝偏偏不信邪,然后被教育了。

据说,西域月支国国王派遣使者向汉武帝进献了四两返魂香,武帝觉得这香是外国泊来的,就放到了宫外的仓库。后来长安城内瘟疫泛滥,病者数百,死了大半,烧这香居然让死了不足三日的人都复活了,香气三月不歇。于是剩余的香就被武帝看成神物了,然而有一天,这香莫名奇妙失踪了,盛香那容器却完好,封印如故。

灵物就是灵物,不是每个人都有造化拥有,失了“复活甲”的武帝就这样被后世史家认为无缘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了。

合香世界里的“复活甲”

魏晋以后,返魂香渐渐成为典故,为文人和读者熟知,后世有很多记载,白居易 《李夫人》“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讲的就是汉武帝用返魂香来召唤思念已久的李夫人。以至于后来这种香料靠着繁盛的香料贸易,东渡日本,日本平安时期最著名的小说《源氏物语》中就有记载这种香料。

看看返魂香开始盛行的年代,那些典故似与修真成仙、炼丹长生的道教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香也是道教斋醮法坛的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以香闻达天地,灵通三界,是通真达灵的信物,道经中多有记载。道教超度科仪中更有“返魂香”韵,“三炷返魂香,飘渺通十殿……”此香为超荐召魂引灵斋谯不二之选香品,也是俗常清明扫,中元祭祖之天真好香。

还有人考证,返魂香疑似西域的苏合香。

产地上看,这俩都来自西海,《十洲记》载:“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魏书 西域传》:“波斯国,都宿利城……古条支国也……出薰陆、郁金、苏合、青木等香。”《后汉书 西域传》记载:“条支国城在山上,周回四十余里。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

《十洲记》中的返魂香制作方法是煮汁再煎,《梁书 诸夷传》云:“大秦人采苏合,先笮其汁以为香膏。”两种香料性状与熬制方法也有相似之处。

苏合香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为:“辟恶,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痉,去三虫,除邪,令人无梦魇。久服,通神明,轻身长年。”这点和返魂香的去瘟疫起死回生也有类似之处。

那么到底这返魂香是什么样子,已无绝对的答案可考,或许是一款人们憧憬的香料在从西域流通进入中国的过程中的逐步神化,或者是确有其香。如今,我们只能从历史的烟尘以及香料的东西方贸易中窥探一下这香的原始影子,品品它的千年香气与拍案惊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