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加油站益路同行心理空间

危机干预:胜任力在哪里?

2020-02-09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反思的方
来自网络

20200208星期六正月十五

特殊的元宵节,全国人民正在和疫情斗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我们传统的文化里,只有过了正月十五,年才过完,我们小的时候在北方农场,因为冬天很冷,没有农活,这个过年的习俗保存的很好,现在工作后基本就感受不到了,此次疫情我们终于被要求和家人团聚在家里,被要求呆到元宵节。虽然忐忐忑忑,却也是完整的团圆节。

危机干预的方法很多,今天学习了王铮教授讲的格式塔视域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结合自己在灾区服务过程中的危机干预经验,其中的某些困惑在这次的学习中解开了,很愿意再次分享出来。

王教授主要讲了心理危机干预的路径:

描述—体验—表达—巩固—转化—资源—计划—行动八步法。

运用的是格式塔理论的四大支柱:现象学,我和你的关系,场域,实验。即回到真实的自己,我把你看成你,把个体放在系统里,运用技术去服务。

1、描述

目的:帮助来访者看到它自己的状态

指向外的觉察。

我看到……我听到……我感觉到……反馈给来访者,帮助他看到他自己真实的状态。

认识当下真实的状态。

反思心得:

需要观察的细致,精准,而且要描述出来。我们往往不知道描述什么,描述的时候很机械很苍白,需要不断的练习。不同的来访者刚开始的开场白都不一样,需要的训练应该很多,每一次都需要不断反省自己,没有哪一次都说的很到位,但是不断的尝试和调整中去积累。

例如:关注来访者的语音:语速很快,很急,说话基本没有停顿,语调突然上扬,突然下沉,说到…的时候上扬,说到…的时候下沉。说话的内容是混乱的。

关注身体:眼神是飘忽的,眼睛低垂的,身体是僵硬的,发抖的,身体是前倾的。呼吸是急促的。

等等,越细致越好。观察及白描是需要练习的。

我们仅仅是通过描述帮助来访者自己看到自己的状态而不是我们说的就是他的状态,我们说的不是我们认定的,我们说的是需要来访者自己也觉察到的。

我们说的来访者没有觉察到没有用,如果是我们认定,这就是评价。

来访者自己觉察到了,是对自己的状态有了解,就是回归自己。

如果对方始终都没有认识当下的自己,说明是陷入在情绪里不能自拔。工作也无法进入到下个阶段。

如果来访者非常焦虑也是正常的,焦虑有三个维度,一是兴奋被抑制,而是支持系统被破坏,三是自我掌控感丧失,有极强的不确定感。

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要求呆在家里,原本兴奋的节奏遭到抑制,原本和各种朋友聚会的常态,变成了隔离,压抑的情绪没有地方释放,防控疫情一直都是变数,病毒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性让我们对病毒这个敌人打击没有方向感。焦虑会大大加强。

回归自己真实状态,认识当下的自己,是建立稳定感的第一步。

在做描述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是

变成了猜测和评价:我能感受到你很焦虑。

这个是咨询师猜的,需要向来访者核对。是来访者自己感知到的。

变成了共情:我感受到你很无助

变成了复述,重述:重复来访者的话。

不是重复来访者说的话,而是把咨询师看到的听到的来访者的状态反馈给来访者

重述和复述虽然也是反馈来访者的语言,也是另一种陪伴。来访者在重述中也是看到自己。这是不同的技术,是来访者了解到自己被咨询师听见了。是自己知道自己的状态,是希望咨询师知道来访者的状态,表达咨询师在听,而且听清楚了的确定。

而描述是帮助来访者觉察到“我在当下是这样的啊”是咨询师清楚,而来访者没有清楚。

在一开始倾听和观察的时候,描述的用词往往找不准,这样需要学习和训练。

在这个环节要小心我们的描述不能太机械,太书面语言,也不能太多专业语言。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来访者听得懂,也愿意听,没有被审视的感觉。

往往我们在描述的时候,来访者也许还会觉得咨询师莫名其妙,我在说我的困难希望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咨询师不去说解决的办法,而是突然说起来访者的状态,特别的别扭。不仅咨询师觉得别扭,来访者也觉得别扭,因为这个不符合我们说话的习惯。还有一个对描述来访者的状态到底起多大的改变作用咨询师心中不确定。

如果我们知道描述来访者,给来访者当下的画像,反馈给来访者,是帮助来访者回归当下的自己,就会从向往驰的一个状态上停下来,看到自己时,身心一体的感受才有可能建立,这个才是自我唤醒的第一步。

我们改变语言习惯,从描述开始,如果细节精确,来访者可以感受到咨询师的注意力在来访者身上,越细节越精准,越能感受到咨询师的专注,这种陪伴的感觉才会明显。

先不要想我关注了什么可以用在后面咨询的哪一步上,如果这样咨询师就分心了,并在开启咨询师的内在对话,这个时候就不是专注在来访者这里了,因此,只观察,并将观察客观的反馈,这个时候没有了内心的评价,来访者也就不会感受到被评价和被审视,关系上会更加平等。

这个起步要有,不要太快跳到后一步。

在别的助人体系里,通过重复建立看见和被看见的关系,建立信任关系。在这里是通过观察并反馈观察,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当下的状态,也是专业关系建立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自我介绍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专业的设置,界限是通过自我介绍完成的。

因为在危机干预的阶段,来访者的问题涉及各个领域,不一定只是心理问题,找到一个热线就像抓到一个稻草一样,什么问题都会求助,物质缺乏,法律问题等等,如果咨询师拒绝,来访者认为咨询师无用,如果咨询师想帮助,又会陷入无能为力的状态,会破坏和中断咨询。

危机干预的目的是让来访者脱离当下的危机,危机干预就像是一个岛屿,让来访者暂时停靠,就像是给来访者撑起一个伞挡雨。重点是稳定和释放情绪,帮助来访者有力量去面对现实困境。而不是在这个时候激活来访者过去的创伤,去处理过去的种种问题。不能过度工作。

在这里我的收获是区分了危机干预处理的是当下的危机状况,而不是去处理过去的创伤。

我们在汶川地震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时候,心理咨询培训都没有明确讲清楚这一点,只是在你过度工作的时候被批评你不应该这样做,至于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原因没有人告诉你。

危机干预与日常的心理服务不同,我们不仅仅要掌握日常的心理服务的技术,也需要掌握危机干预的技术,还有懂得两者的区分,干预的目标也不同。

如果咨询师有很好的区分,自然在干预的时候就会很快区分哪些是当下的状态,哪些是过去的创伤被激活,也就可以很清晰的描述,并告知来访者哪些是当下要处理的,哪些是危机过后去处理的。

这个部分,我们因为分的清楚,就自然可以给予新手咨询师,或者没有从事过危机干预的一般咨询师给予指导。不是去批评咨询师,而是描述咨询师的当下的状态,帮助他们区分,认识危机干预与常规咨询的不同,认识危机干预处理的目标。这个部分非常重要。

2、体验

和来访者一起去体验他当下的状态

感觉留置

呆在状态里面。

如何呆?

“我感到心很慌,心跳得特别厉害”

把手放在心脏的位置感受心跳。

“我感受呼吸很急促”

感受这个呼吸急促。

反思心得:

置身在情绪里体验体验

来访者一致在情绪里而不觉察,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感受情绪。一旦这样做,来访者一般不想面对,想很快逃离。

咨询师如果没有做过自我情绪觉察和处理的练习,也是想很快的逃离。因此也不敢让来访者在负面情绪里体验,因为没有这个把握,没有感受过体验情绪过程中的改变是怎样发生的。

任何情绪都是有指向性的,当困在情绪里面时是混乱的,很难感受到情绪的指向,如果是体验情绪,就有一份觉察和唤醒。就容易找到情绪的指向。至于在情绪体验里呆多久,也好来访者不同的觉察力有关。

自我成长的时候,做情绪体验时,往往停留在情绪混乱里居多,是被情绪困住而不是觉察。

来访者在咨询师的陪伴下进行情绪体验,可以在安全的环境里进入情绪,可以把体验情绪的状态告诉咨询师,思绪就会出来。这个时候就进入第三步了。

3、表达

目的是进一步稳定情绪,降低负面情绪的程度。

“你有没有把这个情绪告诉别人?”

“你最想说给谁听”

情绪指向性出来后,面对特定的人来表达。

可以用隐喻的方式,通过沙盘、绘画、音乐等方式呈现并做叙述。也可以把焦虑变成一首歌哼出来。

反思心得:

我们很喜欢用艺术表达的方式,却没有在咨询的流程设置里做一个工具使用。

只有找准了情绪的指向,这个表达才更有针对性

以前我们很看重对情绪的命名的准确性,在意是恐惧、焦虑、抑郁还是强迫,按照情绪分类进行处理。在这里更看重情绪是指向哪里就在哪里做工作,更看重的是表达情绪的这个人的关联。

表达就是情绪释放,达到情绪释放的目的就可以了。

4、巩固

在表达释放情绪过后,来访者的身心状态有了一定的改变,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时候就是要巩固这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来访者在上个环节的表述过程中可能会联想出很多过去的事情,很有可能激活过去的创伤。

这个时候咨询师也区分过去和当下的状态,并帮助来访者体验当下的状态,迅速拉回来。聚焦当下。

巩固的技术:

(1)接地练习,扎根训练

呼吸放松。可用身心一体的正念呼吸方式。

(2)回看。梳理和寻找他的过程变化。前后对比

帮助来访者从呼吸、语速、姿势、语调、讲话的内容等看看前后的变化

谈话内容从一直指向外到指向内,指向自己。

反思心得:

这个回看不仅仅可以让来访者把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回到自己的状态上,更对这个状态有个觉察,在情绪指向性逐渐清晰过程中又通过表达做情绪的处理,来访者自然会发生改变,对这个改变的状态又进一步的觉察才是巩固。扎根训练可以让这个身心一体更加巩固,因此引入身心一体的正念呼吸,有助于身心一体的稳定感。

在回看的过程中因为来访者的觉察力不同,能说出变化的内容也不一样。

有的来访者甚至会说,没有什么变化。

如何提高来访者的觉察力非常重要。

前三步如果进行的不顺畅,描述,体验到表达做的不到位,来访者进入这个部分自然说不出变化来。

如果三个部分都进行的很顺利,但是来访者依然说不出变化,也许就是固着在那里,明明有改变,就是看不到改变,这个固化需要有改变的调整。

5、转化

固着的部分一定有不合理的认识,这时需要做认知调整。

运用症状的功能:“我肯定会死的”例如:假如你死了,你会……

做非常简单的实验设置,不要过分复杂。

反思心得:

咨询师最怕来访者说没有变化,这个时候咨询师会因为来访者说无效,没有变化,来访者的种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甚至会激发更多的焦虑。如何让来访者认识到身心一体的当下状态的改变是稳定感的形成?或者由于前面四步没有做好根本也没有带来情绪的稳定感,当然也不会发生改变。或者在问询改变的时候内容并不是对当下情绪变化的锁定上,咨询师问的很宽泛,自然其他没有解决的问题就被提到眼前了。

不同的形式都会导致说没有改变。

如果排除上面的情况,明明来访者情绪有很大的改变却自我不能觉察。那就要去找找不合理的认知有哪些,可以做一起实验设置,就是假如他认定的事情发生了会怎么样?多多深入和具体化,都有可能发生转化。

在体验到改变,认同改变的情况下就开始寻找希望,寻找资源。

6、资源

回顾生命历程,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走过来的?

反思心得:

这个部分可以运用叙事,焦点等方法,找出例外,找出资源

对资源的描述咨询师也需要训练,对于资源的各种类型可以有丰富的语言可以描述,在这里需要更多的积累

如果让来访者描述资源,也许语言也可能苍白。咨询师提供可供选择的语言,来访者也许更容易表达。

在来访者描述过往的经验里也许有很多跨文化的语言,咨询师有丰厚经验也可以及时复述,综述,并在复述中给予鼓励,给予肯定。

咨询师有的时候把握不住,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积极鼓励,咨询师发现了来访者拥有的资源,很快的指点出来,虽然在咨询师看来是真实的具体的呈现,因为来访者还困在情绪里,咨询师指出来的部分是来访者不自觉的部分。这个时候来访者听了是怀疑的,不认为是可信的,反而破坏咨询关系的建立。

必然是在情绪处理了,在确认改变的基础上输入希望,而这个希望也不是虚假的口号,而是来访者觉察到资源并体验他的资源。

因为是来访者生命历程中拥有过的,是内在动力的激发,来访者有信心去改变。

7、计划

顺着资源找到计划。

愿意为自己做些什么?

细化,量化

是有助于来访者成长又容易完成的部分。

8、行动

按照计划去落实。

注意事项:

安全

评估风险,做自己能力范畴内的事情

自我介绍:清晰明白,很恰当的边界设置

自我开放:敢于表达自己的无能为力

从接触到分离:顺利自然

反思心得:

我们往往很难做全流程的服务,常常在某个环节就迷失了自己。可以把流程写在那里一步一步的练习。

巩固到转化,如何去化解固着,这个部分如何看到来访者不合理的认知是需要慢慢练习的,不然实验设置做不出来。

找资源输入希望这个环节是在来访者内部寻找,从内部升起信心。如果这个资源都是来自咨询师外部,就会增加来访者的依赖感而缺乏真正的动力。

咨询师要相信来访者改变自己的能力

更要相信来访者有这个潜力需要咨询师挖掘。

只有立足在可行的基础上指定的计划才能付出行动。

行动才能真的改变。

我们在整个流程的展示中不同的来访者不同的状态,干预的状态也不同,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督导给予指导。

越来越感受到危机干预过程中,督导的重要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