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集体备课后的感悟

2023-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落叶_555

坐在车上我用音乐屏蔽了其他老师的讨论,因为真的不想让自己的想法被扭曲。我没有感觉到这两节课有一丝的虚假和造作,因为他们真的在争执在沉思在说出自己的解读。这半天比昨天过的更快,回想刚才集体备课的场景我依然会泪目,这不正是我任教十几年一路追寻的教研方式吗?他们她们才是对语文真正的热爱,才能称得上在讲语文。不去深入挖掘怎会有自己的解读自己没有理解文章的路线又怎能把核心素养浸润到学生心间?只有深入才能有度有量地浅出。流向学生的汩汩清泉不是一位老师独自挖的井而是团队合作汲取而来的,所以泉水才会更清澈,才会更甘甜,才会含有不同年龄学生所需要的营养!

  这两节课上我看到了主讲老师的用心精心耐心,她们的目标设计别具匠心,时刻围绕单元目标学生学情不偏离。她们问题设计层层深入有抓手,加上朗读和咬文嚼字的助推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成空间。她们面对集体备课老师的步步质疑条条指引耐心解答虚心接受,我从她们身上学到了语文老师的精髓。

从教研组长身上我看到了她对新课标的深刻解读,看到了她作为领导是发自内心的对年轻老师们的指导,不管是方法上还是在赏析内容上都有自己的见解,她能够以一对多做到舌战群儒,最后的总结性意见精准恰当真的是长者风范。

  从师傅们的申请我看到的是她们对徒弟的严厉和期盼,不会吝啬自己的措辞,不会躲避徒弟的问题而是大单提出并且给予引导。令我印象深刻的有鲁迅是怎样对长妈妈的情感由浅到深的变化解读——让学生儿时鲁迅的调皮想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鲁迅产生共情,才能理解到爱是一点点增加的;杨绛对老王的愧怍也是随着时间有推进性的,他病重时杨的状态,十多天后听说他死了,多年后写文章才领悟到自己该关心的没有关心改理解的没有理解——为何当时没有问问老王的病情,为何没有送他……十多年后写文章时一点点发觉出来了所以自己是愧怍的。这样深层的解读是我从未听过的!

  我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泪目中,一边写反思真的会不由自主流泪,这是激动也是惊喜吧。很庆幸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能有如此收货,或许这就是执念,未来可能我做不到像十四中团队那样优秀,可是我有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人生不就是一次次定下目标再去挑战新的目标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