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书中讲了一个案例:一位开放者告诉我,他小时候喜欢打篮球,每次运动之后身体畅快淋漓。他把这种满足和快乐跟爸爸分享,爸爸接过话茬鼓励他说:“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听完这句话,他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堵在了心口,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看到这里,我深有体会。
我学习了催眠以后,有时候做了一个个案的时候,会开心的给老公或者儿子聊我做完个案后来访者的体验和感受,老公和儿子听了后,很少顾及我当时的感受,或者我当时满满的成就感,会立马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或者是专家的身份,对我进行评判,我当时犹如被泼了一盆凉水,浑身流动的能量,顿时被卡住了,如有刺在喉,上不来下不去,噎的我半天无话可说,有时候会愤愤的说一句:你们不好好学习,还来教训我。
我作为学过心理学的成年人,有时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接受被忽视的感觉,何况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书中说:一个小朋友形容他爸爸看自己弹钢琴时的感觉:他就像在欣赏自己买回家的艺妓。
这个案例,它最本质的含义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总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物质性的“它”,这一点决定了孩子内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
若孩子本身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也许孩子头脑里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他心里体会到的却是一份恒久的孤寂。
这一点我觉得说的太好了,我好像被一语中的,总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所有,而孩子好像不是很领情,总免不了骂孩子白眼狼。
现在我才明白了,我们对孩子的付出,都是用我们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或者是对孩子好的方式在付出,而对孩子真正的需求,要么是看不见,要么是不答应。
孩子有时候会觉得父母非常爱自己,但孩子往往会对父母的爱无法接受,有时候父母的爱会让孩子有窒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