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驰的地铁,涌动的人潮
【原创声明: 本文由简书账号御承扬原创, Copyright (c) 彭友聪All Rights Reserved 】
同样是乘坐地铁,同样是乘坐深圳五号线地铁,同样是在上下班途中乘坐深圳五号线地铁,昔日曾经,与今日此时,最大的不同,不在票价的今非昔比,而竟然是在人的方面。
清晨上班,宝安中心站,是我乘坐五号线的第一个地铁站;下班回家,留仙洞站,是我乘坐五号线的第一个地铁站。宝安中心站的人流,比起我出门坐的第一个地铁站,固戍站的情况来说,已经好很多,所以并不是每天早上都会在宝安中心站遇到摩肩接踵的情况。
人潮涌动到自己也被裹挟进去,成为人流中一员的情况,还是要数下班回来的时候。在留仙洞站,几乎每次下班都会看到检票口,排了好长的队伍,严重的时候,近乎不中断地排到电扶梯下面去。下班时间的这种场景,此前在宝华站那边上班时,是从未遇到过的。
一早一晚,一个固戍站,一个留仙洞站,让我深刻地领悟了深圳作为超大型城市的人员吸纳能力。不提其他人流很多的地铁站,光是上述两个站中的其中一个,其上下班时间所承担的客流量,都足以榨干国内许多城市地区的公交运力。
我也逐渐明白,深圳为何一直在新增地铁线路,为的就是将更多的客流,分散到不会有堵车问题的地铁上来。倘若深圳没有这么发达的地铁,光靠地面上的普通公交,以及私人汽车,那么我们这些跨区上班的打工族,真的就会成为“白领”。
在如今有地铁作为客流分担渠道的情况下,早晚高峰时期的地面道路,尚且会出现堵车情况,更何况所有客流都被转移到地面交通的时候?这种情况下,除非是住在公司楼下,用走路就可以完成通勤的,否则,都很难做到每天不迟到,甚至说,会迟到才是正常情况、不会迟到反而是特殊情况。
从每天的早晚高峰中的人流情况,不难看出现在这种省市区联合发展的不足。深圳这边人满为患,而深圳周边的城市,却经常是门可罗雀。深圳可以轻松地将其他城市地区的人口吸引过来,而其他城市地区基本不可能将入住深圳的人口重新吸引回去,这种趋势下,深圳像是一口融汇百川却没有出口的湖泊,迟早有一天不是满溢四处,就是将湖泊堤坝压垮。
深圳、广州、上海……,国内的一系列发展排头兵,都在面临着类似的人口问题。要让深圳等特大型城市,不再罹患人满为患的疑难杂症,关键要靠其他省市区的自食其力,将振兴乡村等与时俱进的政策彻彻底底落实,只有如此操作,今后来深圳体验异乡上班生活的人,才不会像我现在这样,常常在地铁里挤得满头大汗、进退不得。
文末,我特别想问,当年到底是哪个开发商带得坏头,导致今天写字楼附近,租金便宜的房子都绝迹了,只剩下一大片租金售价吓死人的豪华住宅,逼得我们这些普通上班族,每天只能在跨区上班的无奈中度过。既然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中,普通百姓都是在家门口讨生活的,科学技术先进如此的今天,为何就做不到让普通上班族享受走着上班的乐趣?
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我活着的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能够回答上了,只希望后辈活着的时代,有人不仅能够回答,还能够雷厉风行地解决掉。我想起了某部电影中看到的一句话:“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们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