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日记》简友广场

赖名成之死该归咎于谁,死得其所还是死有余辜?

2024-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亡心言己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知乎,ID:亡心言己,文责自负。

赖名成活着已经没有价值了,死了可能反而有点价值。

有很多人说赖名成是因为没有靠山,所以死了,这当然也很有道理。也有人抖个机灵,说是因为编剧需要赖名成死,所以赖名成就死了,这自然也对。

但有靠山的人也不一定能活,毕竟再大的靠山能比得过庆帝吗?活着没有价值、死了反而有用的人一定会死,毕竟庆帝是什么样的人,大家也或多或少明白一些了。

还有人记得赖名成这个角色是为什么出场的吗?

事情的起因是范闲想对付二皇子,且已经查出了二皇子阵营里的贪腐官员名录。之前范闲向庆帝揭发二皇子和长公主与北齐走私,缺乏实证,最后不了了之。所以,这次范闲步步为营,准备充足。

范闲先在捡蔬司公开受贿,进而引起御史弹劾,再逐渐扩大争端,最后殿前对质。这一系列操作只有两个目的,一是造势,二是借刀。

所谓造势,就是把事情越闹越大,从范闲受贿到查处捡蔬司,然后把话题引到查贪上面来。最后让这贪腐之案不得不查,哪怕牵扯皇子,也要“还庆国一片云散天青”。

范闲以为自己布局精妙,以为借此机会施压一定可以揪住二皇子的小辫子,让庆帝严惩不贷。结果当然是失败了,二皇子只不过是禁足半年,自省其身……

所谓借刀,自然是借赖名成这把刀查贪了。看似赖名成这把刀是范闲选的,实际上少不了陈萍萍的推波助澜,而背地里应该也是庆帝下达的命令。

国库空虚,所以要查贪充实国库,至于二皇子当然不能治罪,影响皇室形象。庆帝需要赖名成这把好刀查贪敛财,却不需要他心直口快地“胡搅蛮缠”。

赖名成的出场就是为了当一把顺手的刀,刀的作用没了就该在恰当的时候收鞘,而赖名成偏偏要不依不饶,甚至还准备刺伤拿刀的人,所以最后逃不掉鸟尽弓藏的命运。

查贪的目的达到了,只要赖名成死了就可以给这件事一个圆满的收尾了,还可以借此震慑那些不知进退的官员。所以杀死赖名成,庆帝是很乐意的,他才不会考虑什么身后史书留名的事。

在庆帝眼里,赖名成的价值其实是不高的,因为像这样一腔热血的御史,都察院还有不少,大不了下次需要的时候再换一个。

我不想说赖名成这样的人就该死,但赖名成这样的人往往都不得善终。他们太执着,不懂得变通,哪怕头撞南墙,也坚信赤子之心可破百难。

看到赖御史时,我无端地想起了海瑞。

他们一样都是清官,都是有些偏执的人。他们不是不聪明,不是不懂得官场规矩,不是不懂得为臣本分,但他们心中有太多不能放下、不愿拐弯的坚持。

赖御史错了吗?没错,文武百官无一人敢说实话,他全盘托出,何错之有?但他还是死了,死在他没有选择审时度势,他不是不会,他只是没有这样选择。“文死谏”固然是一种略显迂腐的选择,但又确实可贵。

有人可能还是觉得赖御史太蠢了,纯粹是自己找死,我并不能赞同。记得知乎上面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观众反感《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下面的高赞回答几乎都表达了同一个观点:“因为高端的奴才总是和主子共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很容易就忘了,就是因为有这样赤诚的人,世界才有可以期待的希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