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谈系列八:通证经济(二)
“嗨,小君童鞋,你森森哥我后来又看了下对话远道二,我觉得干货满满啊。让我们来复习一下吧。”
“好啊,没问题,森森。那你给我讲讲吧。”
此时的森森同学颇有些得以的样子。“你去拿只笔啊,这个元道的内容我可是看了好几遍的,给你说一些重点罢。”
“森森老师,您来给我讲讲吧。”
“首先说通证运行在区块链上才可以透明公开公证,但是通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实在是有点烂,据说一个小游戏就把以太坊拖的要死。所以说啊,这个技术基础是比较烂的。”
“是呀,森森童鞋,比特币的最高交易速度是 7 TPS,以太坊是25-30TPS,而EOS号称要百万TPS呢。”
“是的,小君,现在的思路就是我的链速度快,技术牛逼,所以值钱,所以币价高,但是元道先生说这条路走歪了。从运行通证的角度,通证的价值,应该从他的社会组织模式,经济系统和激励机制去考虑吗?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技术。一个好用的通证不能跟一个链绑定到一起,就比如做一个今日头条,要开发一个ios版本,再开发一个android版本,这已经是很大的成本了。而我们要开发一个通证应用,如果基于以太坊开发一个,基于eos开发一个,再基于其他链开发一个,那么这成本,可能初创企业都接受不了的。”
“那么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有,你没学过互联网,就简单理解就行了。在 Web 应用里,从下至上分别是数据层、业务逻辑层、Web 层、展现层。这一层层的技术堆起来,就形成一个技术栈。上层技术要基于下层技术进行开发。”
“恩,那你再给我讲解讲解。”
“有几种模式,第一种每一个行业、每一类应用做一个链,这样做起来太累了,不现实。第二种是苹果,安卓模式,出现寡头的情况,但是这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是违背的,所以元道先生是不看好的。”森森说
“我到不是这么觉得,至于是否违背区块链的去中心精神不是重要的,而是这个基础链的生态足够丰富,能够稳定的运行大量的应用。如果说最后出现了两个寡头的公链,那么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企业的开发成本到也不是很大,就像现在开发一个android,开发一个ios一样,很多企业都是接受这点的。”
“至于最终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让我先来看下元道先生的论点吧。元道先生说要做一个跨链通讯层,对下要能够兼容多个基础链,对上要能够支持各种通证应用。这就如同互联网模式的沙漏层一样。”
“恩,是的,元道先生的见解很深刻,但是我也怀疑他这两篇软文一方面是普及通证的知识,另外一方面在为自己的项目进行前期铺垫,这种人物放出一篇文章是有目的的,你看现在元道先生推出的项目:PalletOne 。PalletOne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智能合约生态,DApp可以同时部署在不同的链上,并且不受底层链的限制。你看对吧,虽然我没有深入研究palletone,但是你看现在推出的这个项目,再联想之前的文章,就能推断出来吧。”
“呦呵,小君同学,没想到你还真不傻呀。那我继续给你讲讲我还看到了什么吧。”
“好的,森森同学。”
“元道先生讲道,区块链有三条发展路线。第一条把区块链当成分布式账本,升级版的分布式数据库,这样其实通证可有可无,效率提升了,老大还是老大,但是没有什么通证的威力。第二就是理想主义的朋克路线,在中国这个国情之下,是很难走的通的。第三条就是通证派路线,通证在区块链创新中的核心地位,要让通证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结合,服务于实体经济,让通证发挥巨大的作用。”
“恩,是这样啊。不能说搞个链,我的技术多牛逼,多先进,然后发个币就完事了。应该真正的落地才行,通证服务于实体经济,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呀。”
“恩,小君同学,这个对话元道二就讲完啦。你等我读完三,再继续给你聊哈。”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