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模式下民资医院的生存方式
12月份,寒冬已致,医保资金最先感受到这股寒意。每年年底,各个地区都会出现医保费用不够的现象,老年人纷纷排队拿着医保卡购买相关药物。如今的医保费用是用年轻人交的钱来支付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很多人惊呼医保费用失控。控制医疗费用是未来医疗改革的重点,如今改革手段也是不断试图改变这失控的局面。因此分级诊疗一定会逐步推进,这在我们的上篇文章中谈的很清楚。分级诊疗其实是想按患者实际所需要的医疗服务来分配医疗资源,而政府对医疗服务的控制力会进一步加强。这样的模式下,病人会逐层的接受相应的医疗服务。
民营资本投资的医疗服务结构该如何生存?
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中国医疗的本质症结在哪。当前中国医疗本质问题是医疗服务质量不均衡,基层医疗服务太弱,大型医院过强。这就是民资医院的机会。基层人才空心化已经很多年,整个人才培养机制也失灵,这种现象绝非一时之力能扭转。在当前的分配机制下,基层依然难以留住优秀的人才。在基层医疗服务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强行推进分级诊疗可能会出现现象。第一、人群会争夺优质医疗资源;第二、大量病人患外溢到其他医疗服务之中。在未来几年,中国将会崛起大量中产阶级。他们大多数人是普通阶级,没有特权,所以在分级诊疗下,没办反争夺到最好的医疗资源,但是他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又非常高,同时具有相对良好的医学知识。这样的人群可能就会外溢民资医疗机构中,这些民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好,有更好的人文关怀,更适合这群中产阶级的需求。
走偏了的民资医疗
基于上面对的分析,中产阶级需要的是更好的服务,他们更加注重心理感受。所以民资医疗机构应该做的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中国的国情下,民资医疗机构想从治疗方面赶超大型医院几乎不可能。但是现在很多民资医疗机构却不断往治疗的路上扑,他们试图构建一个医疗服务的闭环,在他们的服务机构中完成诊断和治疗。最终因为招不到人才,构建不了完善的体系而失败。
给民资医疗的建议
放弃在治疗方面的(尤其是外科手术类型的治疗)投入,将所有的努力都投入到帮助和安慰中。从人群的疾病分布看,很多疾病不用看,人体可以自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非常的焦虑,在焦虑中寻求医疗帮助。如何给出正确的医疗建议,缓解人的这种焦虑才是民资医疗机构大有可为的地方。不断提升自身服务的质量和理念,轻资产型的运营。民资医疗机构才能在低端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高端有大型专科医院,政策有强行分级诊疗的局面中找到自己的中间位置,作为一种优秀的补充资源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