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秸秆还田 肥了田地护了蓝天

2018-07-18  本文已影响18人  ld熊壮壮

双峰:秸秆还田 肥了田地护了蓝天

本报讯  7月17日,三伏天首日,双峰县梓门桥镇八仙村,大片的稻田吐着金黄的稻穗,3台收耕机不时驶过,收割、脱粒、分离秸秆、粉碎秸秆还田。这是该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项目实施的一幕缩影。

“懂的秸秆还田的各种优势后,我们的秸秆根本舍不得烧。”梓门桥镇种粮大户刘智伟告诉记者,从2014年起,他就在自己的承包田里开始实行秸秆还田,这些年,田地越种越肥,产量越种越高,质量越种越好,更加省时省力!

据介绍,2017年双峰县水稻播种面积近97万亩,水稻秸秆产生量为35万多吨。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结构的变化,过去农家的主要生活燃料是以秸秆为主,现在变成以电、煤、气为主,因此秸秆逐渐演变成一种“负担物”,导致农作物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而且燃烧的滚滚浓烟对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双峰县农机部门谋划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今年在走马街镇博达、龙田、梓门桥镇梓金农机合作社建立一个1000亩水稻秸秆集中连片机械还田作业示范区。

“秸秆还田及时解决了大量秸秆的出路,避免焚烧和在田边、地头、沟塘腐烂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化肥用量,降低了农业成本。 ”该县农机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从焚烧到还田,农户们算的是成本账、增收账、生态账。“不管怎么样,“还”比“烧”的综合效益要高。”刘智伟介绍,秸秆粉碎后,更易腐烂,秸秆中含有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不仅节约肥料,还有改土培肥效果;同时,使用秸秆还田能提高水稻亩产量20公斤,以刘智伟此次播种早稻面积1000亩来算,合计提高粮食产量20000公斤。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较之人工还田可提高工效10倍,为农村转移劳动力100人,带动周边进行农机秸秆还田4000亩,为农户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项真正的利民工程。(记者冯兵田 通讯员 匡莉)

r$���v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