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不摸机”的授课要这样做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margot007

“你们说谁讲的最好?”邓哥迫不及待地问。

“我们去的晚,没听全。”

“是不是羽凝讲的最好?”

邓哥赶紧问新进来的杜老师。

“是。”

“听人家讲了三句话,我就知道肯定是她”邓哥得意洋洋地抛出自己的意见。

“嗯,放的开,案例讲的透”。


这是上周五新入职员工讲课比赛结束后办公室同事的对话。

羽凝在这次讲课比赛中确实是高水平胜出了。

其实一开始她讲的跟其它人一样,后来在教研室的集体智慧之下,改了一遍又一遍才脱颖而出。

如何讲好一门课呢?我的体会有几点点。

一、逻辑性要强。

羽凝的课涉及了三层意思,所以在PPT上这三个小标题的位置,字体大小,字体颜色要完全一致。

课程中涉及了3个故事片段,这三个故事所涉及的插图要跟故事情节相匹配,故事的标题位置,字体也要统一。

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要有逻辑性,先讲的内容对后面的内容要有铺垫性。

二、去口语化

图1:居民阶梯电价

比如图1中,提到阶梯电价的涨幅时用到了“5分钱”和“3毛钱”,太过于口语化,应该改成“0.05元”和“0.3元”,可以在讲课时用5分钱,但是PPT里要正式。

三、写讲稿

1.羽凝第一遍试讲时,将阶梯电价的概念直接写在了PPT里,讲的时候就把整段概念念了一遍。

“居民阶梯电价是指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用户消费的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

听完我脑袋就大了,一是觉得PPT字太多,而是听完不知道在说啥。所以建议她找出关键词留在PPT上,“分段定价和阶梯状递增”,其它的文字写在讲稿里。做PPT的原则就是字尽量少。

2.因为我们平时说话的习惯,再加上紧张,很容易把“嗯,啊”这样的语气词带到课堂上去。这样的字眼多了后,给人的感觉就是内容不熟悉,不专业。

3.我们在看PPT时心里应该有各章节的连接语言,写下来的同时就能看出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通顺等。

四、课程有设计

羽凝最开始的讲课思路是这样的:先讲阶梯电价的概念,之后讲这个概念的延伸(合表电价),最后给出电费的计算的案例并进行计算讲解。

这种套路很难出彩,我给出的建议就是,将案例分成3个小故事,每个故事跟着一个概念,层层深入。

果然,讲课比赛时,大家一听到带有配音的故事就乐了,直接活跃了课堂气氛。

所以课程设计是讲好一门课的关键,案例教学法,视频法,变讲为问法等等,核心就是找出一条主线,知识点就串在这根线上。

五、反复练习

多请教他人,多讲给他人听,囊括多人智慧。

如今诱惑越来越多,想让学生做到“全程不摸机”,注意力在教师身上,就不要付出更多来打磨课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