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谈一谈网络暴力的杀伤性
01.我身边的网络暴力
我有一个闺蜜,刚生完孩子,宝宝还没有满月,深夜在KTV买醉。我们几个和她关系要好的朋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想劝一劝这个有可能产后抑郁的妈妈。
“那些人他们懂什么,他们凭什么可以在网上随便造谣诋毁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他们骂那么难题的话。”她一边喝酒,一边在哭。
起因是她们正准备给宝宝办满月酒,但是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宝宝奶奶没有一点儿表示,宝宝的奶奶还说:“你们的孩子,你们自己决定。”朋友觉得老人不重视她的孩子,心里有点儿堵,就把这个问题发到了网上
她在网上提问:你们生孩子老婆婆都给了啥?老婆婆不给宝宝见面礼应该吗?
然后下面就出现了很多骂她的话,说她有手有脚还想做啃老族,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德行。
还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她: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给你是情分,不给你是本分。都是成年人了这点道理不明白吗?
……
总之,都是各种各样的大道理。朋友很憋屈:“为什么身边所有的人生了孩子,都能拿到老婆婆的见面礼,有的奶奶给宝宝买了金锁,有的奶奶给宝宝买了银镯子银碗,还有的奶奶直接给宝宝封了个红包。”她说:“哪怕你封200块钱,意思一下也是好的呀,为什么我就上网问了个问题,就都来骂我,连我的人格都否定了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网络上的语言暴力不需要你付出任何成本任何代价,也不需要你去承担任何的责任,所以你就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刀子没有刺痛在你的身上,你根本就不知道疼。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里就反复出现了我朋友的影子。因为书里的内容和我的朋友之间有相似之处——他们深受网络暴力的迫害。
《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这是一本推理小说,讲述的是一个16岁的凶手残忍杀害了一名幼童,他的名字被曝光出来,然后和凶手同名同姓的其他人的人生,都受到了影响。因为他们和凶手有着相同的名字,所以别人看待他们的态度都是鄙夷且嫌弃的。
这些同名同姓的人自发地组织了一个同名同姓受害者的协会,想找出一个好办法,去改变现状,让自己的人生回归到正轨。可是在找寻凶手的过程中,他们中的有些人忘记了自己的本心,拿出对凶手的恶意去伤害其他(同名同姓)无辜的人。
有时候,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你以为的事实不一定是真相。
因为是悬疑推理小说,我在本文中就不进行剧透了,但是那些深受网络暴力的人,有谁想过他们的处境呢?可能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谩骂,就足以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衣冠楚楚,相貌堂堂,大家对他的评价是温文尔雅。可是回到家,上了网,在网络外衣的遮掩下,“匿名发布”成了一块遮羞布。那些他原本不敢在现实生活中说出来的话,统统通过文字出现在了屏幕上,然后伤害了那个你根本不认识的人。
断章取义也好,人云亦云也罢,反正言论自由,不违反也不犯罪,你觉得就算说得不是实情,也无所谓,不过是图个乐,顺便捞一把流量。
尼尔·波兹曼写过这么一段话: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我想,我们不应该再把网络暴力当成是一场娱乐,因为被你娱乐的那群人,正饱受煎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