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日记我们爱写日记随笔散文

苏霞:今天唯一的感叹,自己读书太少了。

2019-02-03  本文已影响34人  c25708ef1ec5

(2月3日)

今天偷空,看了电视,翻翻翻,找到《鲁豫有约》里面对叶嘉莹的访谈。全程几乎都是叶先生自己在讲述。

92岁,戴着眼镜,穿着裙子,很优雅。那么多的苦难和挫折,从她嘴里说出来,已经无风无浪。比起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名校老教授,我更愿意用智慧老人来形容她。

除了感叹她的人生经历,除了佩服她的坚韧、担当、智慧,她的光芒照射过来,我唯一的感叹就是自己读书太少了。

叶先生谈到自己没有恋爱的经历,中学、大学时,都有不少人来追求,她借用一句“不遇天人不目成”,说明了当初没有轻易恋爱的原因。学识渊博的人就是如此,智慧口袋里装满了诗词歌赋,和变通能力。随便拿来一句,就可以让自己做出选择,只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不轻易耽误别人,也不耽误自己。

节目录制临近结束时,主持人请叶先生送给25岁年轻人几句话。她建议年轻人尽自己的力量,发展并充实自己;尽自己的力量,持守住自己。并将其总结为“进德修业”。说给25岁之人,被我这35岁之人听到了,因为我本人没有做到,于是惊出一身冷汗。

关掉电视,我仰天长叹,自己读书太少。从小学到大学,老师教授的知识,我都当成耳旁风了,根本没有明白学习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意义。那种读书,没走心啊。

什么唐诗宋词,什么孔子曰,什么名人警句,背诵了那么多,答完考卷后,就从脑袋里清零了。世间最大的悲哀,不是身体的残疾,而是头脑的愚昧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就是我了。

世间之事,最大,莫过于生死。叶嘉莹先生,这些饱读诗书之人,将自己的心灵空间无限地拓展开来,最后,连死亡都不再恐惧。从我现在的理解来看,这应该是读书做学问的最大好处。

不瞎扯了,我这口水啦啦几千几万字,换成人家诗词十个字就讲明白了。我还是乖乖去读书吧。

翻开第一页,《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苏霞:今天唯一的感叹,自己读书太少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