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婚姻育儿

高三孩子有这8种行为,可能是一种预警,父母记得常说10句话

2018-12-13  本文已影响7人  春上村边树

家教随笔

收到一条留言让我的心很沉重,留言不长:“我的孩子高三,可能有了抑郁症,我们现在急死了,却不懂该怎么办?”

为什么在高三有的孩子会得抑郁症?

怎么知道有些孩子不是在装病?

如果孩子真的得了抑郁症,父母要怎样陪伴他们?

我觉得有必要专题写一篇文字,分享一些个人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启发!

首先要声明一点,任何人都有可能得抑郁症。实际上,三个正常人之中,抑郁状态有可能袭击其中的一个。与其他心理障碍相比,抑郁症传播相当广泛。

所以,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它不是单纯的“心情不好”,也不是摆脱考试压力的“借口”,更不是孩子身上的性格“软弱”。

它就像一只摄魂怪,让孩子感到彻骨的寒冷,快乐的丧失,求死的欲望。

它就像一只大黑狗,出现的时候让孩子猝不及防,陷入长期的焦虑、自责、无助或绝望中,严重的甚至会动起自杀的念头。更恐怖的是,这只黑狗紧追着孩子不放。孩子们即便再哀伤、再恐惧,也没有办法阻止黑狗日复一日的追随,因为抑郁症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

是什么引发了孩子们的抑郁症?

高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体逐渐发育成熟,学业压力不断上升,没有充足的睡眠和运动,即使有空闲的时间也常常泡在社交网络上。在高三这种人生关键的转型期,不知道多少人有过内心抑郁的体验。

心理学家认为,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有四种,如果具有以下的几种特质,你的孩子可能比其他孩子更接近抑郁症,当然不是绝对的(抑郁症的判断还是需要专业的机构介入,这里仅仅提供一些外显的自诊判断形式)。

第一个因素是基因。如果孩子他爸或他妈曾经真实的患过抑郁症,那么孩子患上这种疾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记住,它并没有确定的遗传性(但会有一些家庭后天的教育影响)。

二是孩子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孩子倾向于悲观地看待问题,总是沉浸在哀伤的情绪中,很难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那么他们患抑郁症的风险会更高。还有,女孩子因为心灵更加敏感,感情更加细腻,所以患抑郁症的几率要高于男孩,经常梨花带雨,动不动就曾经在黛玉葬花的伤感中。

第三种,是你可能更有能力改变的——外部环境。对于在上中学的孩子们而言,这种外部环境又可分为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人际关系,其中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最大。

第四种,是父母在孩子婴幼儿早期教育中种下的根,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婴儿期没有好好爱他们,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更容易抑郁。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孩童时期情感受到忽略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脑部会出现变化,因此更容易患上抑郁症或者其他精神、行为疾病,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12岁的男孩砍杀自己的妈妈,据有限的信息披露,这个孩子实际上和妈妈之间并无太多的情感,从小不带他,今年妈妈回老家带他,还动辄皮带抽他,希望改变孩子吸烟等一些陋习,结果酿成悲剧。

接下来可能更多的父母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孩子离抑郁症究竟有多远?

在下面,你会看到一位高三孩子的自白,他在去年5月被确诊为抑郁症,并把自己可怕的生活公开在出来,也有一些比较直观的表象,是一份非常难得的原始资料。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读高三,而他们又符合以下8种情况中的多种,那么你或许应该当心了。

1、学习成绩差。这一点大多数父母是知晓的,因为现在高中老师会把学习成绩都发给父母,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如果是大考还会有县级排名。

2、不适应学校管理,经常触犯学校的制度,虽然有些制度看起来不近人情,但在高中管理体制内,也是沿袭传统,具有一定的实际作用,一般孩子都会自动规避这些制度,如果孩子经常触犯,显然会触发矛盾。

3、与任课老师沟通困难

“清晨,草草的吃过饭,背上书包从家里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原本10分钟的路程我可以走半个小时。我在思考着今天的作业要怎么去补,去到学校又要去面对那些让我烦躁的老师和同学,我对他们充满了厌恶和愤恨,转过街角,我看到晨曦中的教学楼,伴随着车水马龙的喧嚣,内心的绝望到了极点。”那位抑郁的男孩如实地写道,和正常孩子看到学校时的那种淡定、从容,高下立判。

4、感觉上学压抑。孩子自己感到学习没有动力,非常压抑,作业也时常完不成,如果老师或者同伴不催,他估计永远完不成,但永远会装作完成的样子,这种矛盾的心理会让他更压抑。

5、不愿意老师了解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建议孩子和老师沟通,却发现孩子对老师非常抵触,这个时候需要冷处理,孩子不愿意某个老师了解,但一定会有符合他心目中老师的人选,父母要找到这样的“贵人”,希望能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6、认为多数老师淡漠严厉。

那位抑郁的高山男孩这样叙述“(我)学会了逃课,美术、体育没有分数的课全都逃掉,我逃课不是去网吧打游戏,只是呆呆站在5楼教室的阳台上,看着学校围墙外的世界,或者补着昨天的作业,一站就是一节课。”

如果孩子心事重重,觉得自己很失败,经常往家里跑,想要调换班级,或者休学退学,但换了一个新的地方仍然没有好转……那么就要思考原因了。

7、没有好朋友。如果孩子反馈给你信息是在学校非常孤独,没有任何一个朋友,无论同性还是异性,都没有,父母就要想一想孩子究竟什么原因这么孤单。

“我和同学的关系闹僵了,因为我不想再和他们一起玩了,他们彼此之间勾心斗角,一起去欺负别人。我有了一个新的朋友,脱离了那个小集体。他们在背后骂我、诋毁我。他们表面装得和我关系很好,背后又不断说闲话。我开始变得社交恐惧。”

你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很不受欢迎,自己不会与人交往,给别人造成了麻烦……

8、父母关系不和

“放学了,心里是轻松的。转过街角,看到了家的方向,我的心里一样的绝望,我讨厌那个家。我曾无数次想逃离那个地方。在我的妈妈眼中爸爸是一个一事无成、一无是处的人。我的妈妈做着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热衷于逛街买衣服和跳舞。他们在一起除了互相抱怨,矛头一致对准的就是我,不断的唠叨我的学习,并不断说‘你要是向以前那样该多好。’我的心里充满了疑问,你们不是说不在乎我的成绩吗?!怎么现在又这样说。我开始不相信他们。”

注意,这样的孩子可能会离家出走,跟你翻他的童年旧账,甚至要与你们一刀两断……

写下这些话的少年,愿你已经度过苦难,生活一切安好,毕竟好几年过去了。

孩子,拿什么拯救抑郁的你?

如果你的孩子失眠、情绪低落、沮丧自责、对自我评价很低、精力减退、浑身无力、厌学、成绩大幅滑落,并且持续两周以上感到如此,那么是时候开启第一阶段的预警模式了!作为高三的父母,不要因为你的忽视让孩子的生活更加无助。

对于中轻度的抑郁症孩子,下面的建议可能有用:

爱我,你就静下心来倾听我。

你可以打开耳朵,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聊一聊,倾听他们正在经受着的痛苦,心平气和地回应他们的情感与烦恼。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告诉我那种感觉是怎样的?”

爱我,你就别无微不至的当保姆。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就考试进行最后的冲刺,你务必先稳住自己,不要去描述自己的期待,保持原样就好。你的不动如山能让孩子感动轻松。相反,不管是过度的照顾还是过度的念叨都会让孩子感到厌烦。

爱我,你就陪我一起去运动。

让孩子多晒太阳多运动,多出去接触朋友,到公园逛逛,小区走走,甚至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坚持一段时间后,说不定负面的情绪就会被外部的美消解。

爱我,你站在高处引领我。

如果你能让孩子意识到,他们在青春期里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非是永久性的、或者无法改变的,那么他们的绝望感和无助感或许就能够减少,从而避免其陷入抑郁症的深渊。

爱我,你就把爱告诉我。

如果你追溯孩子抑郁症的源头,看到的是一个长时间哭泣却无人抚慰的宝宝,经常被严厉训斥却缺少关爱的童年,那么你也许应该正视过去,和孩子敞开心扉聊聊,同时别让相似的忽视重演。

如果以上的理念比较抽象,那么这里有10句话,作为提供给你的参考,并不一定等孩子抑郁了再说,平时多说说,或许就会让孩子远离抑郁的烦恼了。

这十句话是这样的:

1)儿子(女儿),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

2)别害怕,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3)你昨天晚上睡的怎么样?有没有做什么有趣的梦?(孩子如果反馈了噩梦,父母也要适当的向积极解读引领)

4)这不是你的错,你不必为此难过!

5)我懂你的不容易(此时可以轻轻的拥抱孩子,或者拍拍他的肩膀)

6)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7)最近确实有点麻烦,但我们和你一直在一起,渡过难关就不难了。

8)你能想想什么事情让你变得不开心么?我们不妨出去看一看世界的不一样。(带孩子去不同层次的社区,甚至看到窘迫的人,但他们依然乐观以对。)

9)你今天看上去比昨天的气色好多了,是不是感觉不错?

10)不想说什么,就保持沉默。我们也懂你,支持你的选择。

这10句话并非什么神丹妙药,也许父母不会收到预料之中的积极反馈,但如果孩子们愿意让你了解他们的生活,哪怕从一个眼神开始,就已经非常好了。

另外一定要切记,一旦孩子确认重度抑郁症,是没办法自己控制的,这时候一定要去相关机构为孩子进行必要的介入治疗。

在支持孩子的时候,别忘了保护好自己,接纳孩子才会让情况真正的好起来,如果你很抵触,那么这样的结果会很糟糕,一定要学会为自己寻求精神支持,并让孩子得到正确的治疗。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祝孩子越来越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