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共情”

2017-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素风2020
与物“共情”

养了三盆植物,放在窗台,绿萝,文竹,摇钱树。分别象征着健康,美好,富足。这是我对自己的期许。

刚买回来的时候,生怕它们渴坏了,使劲儿地浇水,没几天黄叶掉了一地,看上去都病殃殃的。

只好去详细了解了它们的生长习性,浇水频率,病虫防害方法,注意事项。调整养护方法,经常给他们晒太阳,看看叶子健康状态,摸摸泥土的湿润度……

悉心照料下,小清新们又重现生机,绿叶满枝。现在已经度过寒冬,依旧枝繁叶茂。

《物侯志》一书中说, 草木皆有情,懂得草木之情的都是通透的人。

再次看到我养的小植物,突然明白,确实如此——植物不懂我们的语言,它们不会开口讲话,可是当我们站在草木的角度去看,用心去仔细体察,就不难发现它们细致入微的变化,可以做到和它们“沟通”。

那些说草木无情的人,是不是正因为自身缺少了这种“共情”能力呢?

而我想,人与人之间所谓的沟通顺畅,心意相通、彼此默契,何尝不是这种换位思考能力的应用呢?

蒋勋又说,对待物质的态度,最后一定会成为成为对待人的态度。

由此又想到,为什么人们常常说,喜欢养小植物的人有爱心。这也许只是一个人对物质的慎重、认真、珍惜、一丝不苟的态度,转移到对人的态度上,进而表现出来的结果而已吧。

美好的周末,阳光满满,能量满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