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理财做自己的理财师

疫情第41天,我还不起花呗了

2020-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088b8f0d7f29

已经快4月了,你应该已经正式复工了吧?

就像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一样,我们再没猜到会突然爆发这么一场千年难遇的重大疫情。最开始是全国性的,现在看来已经是全球性的了。

话说回来,出不去的这两个月,有人趁机在家潇洒吃喝,而有的人却早已心急如焚,盼着快点回到工作岗位。

创业者们每天一睁眼就是房租贷款,还有员工不能少的工资;

普通上班族的房贷、车贷、房租、花呗信用卡,工资没法按时发,才发现到处都是催债的;

更有按工时或按天计算的人,停业即停薪,收入直接中断;

就算收入正常但日益飙升的物价也大大提高了生活成本;

网上有人说他已经没钱还花呗了,有人说他开始信用卡花呗转换拆借了,甚至有人只好网贷了......

海水退潮时才能知道谁在裸泳,平日火热的再穷也要活的精致,或者活在当下及时享乐的观念在这一时刻显得格外脆弱,才发现月光的自己抗击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

那可咋办呢?当然是手有余粮,心里不慌啊!

要如何才能留得下余粮增加底气,我一定要推荐一个常用的理财4321法则给你,也就是“4笔钱”理念,合理分配手中资产,提升收支掌控力。

第一笔钱:4

40%投资创富:这一部分钱拎出来做金鹅,养好用来生金蛋,也就是钱生钱,产生“睡后收入”。它将是你资产提升最重要的一部分,本金越多,收益可能越高,作为长期投资资金不可少。

投资方式多样,比如投资股票、外汇、基金等有较高收益率的资产,也可以选择开放式基金定期定额投资,每个月通过自动扣款投资省时省力,达到强迫储蓄的效果,可参见我之前梳理的理财方式大全(推送门:)。

不过这个地方再科普一个“80法则”,就是指做投资时,买高风险投资产品的资金比例不能超过80减去你的年龄。打个比方,如果你今年30岁,资产有50万,那么你做高风险投资的钱不能超过资产的50%,即25万。

这就能很好的帮助你确定自己的投资路径分配了。

当然,还要提示的是,每个人对风险厌恶程度不同,能承担的风险水平不一样,所以,具体要以什么方式投资,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比如说,如果你属于风险厌恶保守型,那你可以将这部分钱更多的投到银行理财或国债类收益比较稳定的产品上,但如果你属于风险偏好成长型,那就可以根据“80法则”进行分配了。

第二笔钱:3

30%生活开支:这是每月基本不可缺少的生活费用。吃饭穿衣、手机费、交通费、日用品等。当然,如果有车的还有汽油费,有房子按揭的还要交按揭款。这部分钱绝对不可省,起码不要让自己感觉过的特别紧巴巴。

第三笔钱:2

20%储蓄备用:也就是活钱管理,通常存为活期存款或者宝宝类货币基金,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提出,暂时不用的时候还能挣点点利息。我个人常用的是京东金融,和余额宝利息当然差不多了,但它的优势在于提现不收手续费,并且秒到账,这一点深得我心。

一般来说,备用金要储备3-6个月生活费,以备不时之需。比如平时想改善生活可以用,收到“红色炸弹”可以用,甚至是像疫情这种极端特殊的情况也可以应急。

第四笔钱:1

10%保险保障:投保是一种长远的安排,是对日后生活的负责和保障,尤其是预防家庭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免对家庭经济造成重创。如果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贵族,更要为自己配置一份保险,以转嫁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

购置保险的优先顺序应该是重疾险>寿险>医疗险,以保额(即出险后保险公司的赔付额)一般不低于年收入的10倍为合适。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收入比较低,30%用于生活确实非常有难度,那么,你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比例的调整,最不济的情况是我之前提过的10%存款原则(将自己收入的10%用来强制储蓄),然后再想方设法提高收入嘛。

总之,我们一定要目标非常清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手上能有现金存款,用来增强生活底气,提高生活质量。谁知道下次会有什么突发事件发生呢?

艺荷还是那个爱财爱理财的菇凉,会在自己公众号(小柒有财花)上不断整理理财干货哒,如果你也感兴趣,欢迎一起探讨学习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