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董卿: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2020-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任殊
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前两天才看完董卿的传记,然后网络上出现了她出事的消息,如此巧合,这是别有居心的谣言?还是吃瓜群众的盛宴?目前不得而知!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这是来自公众对她的盛赞。她像从古代走出的女子,挟诗词狂欢,闹太平盛世。

①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董卿1973年出生上海,一个配置不错的家庭,父亲董善祥毕业于复旦大学最难考的新闻系,是上海某报社的副总编辑,母亲金路德也是复旦大学毕业,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如此家庭,对董卿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父亲在她眼里是一位严父,用很苛刻的要求去雕塑她的童年。“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著钢琴说话”,这是周杰伦《听妈妈的话》的歌词,董卿也是如此,她父亲不准她看连环画,而是要求她背诵古诗词,希望培养她的具备文化素养,培养她的预感,以及对万物的审美和认知。

“唯读书和运动不可辜负”,所以她父亲从小就要求她每天在操场跑一千米。寒冷的冬天也不能落下,偶尔她不去跑,使点小聪明骗父亲,便蒙混过关。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后来有一次被逮了个正着,父亲一顿揍。如此残酷的经历,让后来的她懂得了坚持跑步的意义,长期跑步不仅让她有了一副健康的身体,那日积月累的坚忍、耐力与平复情绪的能力,也已经渗入了她的生命,让她离梦想越来越近。

如果说她父亲是一块烙红的铁板,那么她母亲便是一盆随时可以给这块铁板降温的水,润物细无声。其母个性温雅慈和,一到寒暑假,金路德就会给董卿列书单,比如《红楼梦》《基度山伯爵》《简·爱》《茶花女》等,大多是中外经典。董卿读完书后,母亲还会让她罗列出每本书中的人物关系,她记忆力非常好,每次都能对答如流,且说出来的见解都非常独特,让母亲很是欣慰。如果说读书如远行,可以让灵魂骑在纸背上,看草木山河,观日月古今,那么董卿的母亲金路德,就是她的引路人,将她带上一条安静的小路,也就是那条让她将来免于泯然众人的、少有人选择的路。

优秀的基因从小就要被打下,优秀是一种习惯。成长的过程中,董卿有过叛逆,也经历过懵懵懂懂的初恋,她热爱表演的兴趣也被培养了出来,但一切都向更美好的远方驶去。不辜负年少青春,未来也不会辜负你的人生。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董卿大学读的是浙江艺术学校表演专业,由于大学美女才女特多,而且形体、舞蹈她都不擅长,所以刚开始她是自卑的。还好,她的文化科目出色,从小的博闻强记,让她轻易地一骑绝尘,还获得了学校的“一等奖学金”。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浙江省话剧团。但由于话剧行业的不景气,工作十分清闲。她很忧虑,本来意气风发的她,却在这里等着“生锈”。就在这个时候,契机来了。浙江有线电视台娱乐台组建,招募主持人。于是她和同学去面试,最终被录取了,领导告诉她录取的理由是看中了你的灵气。由此董卿踏入了主持生涯!

虽然董卿刚进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没有半点专业知识,但是天道酬勤,由于董卿的勤奋和努力,不断地学习,将工作的忙和累酿成一杯美酒,通过主持了两三档节目之后,慢慢地在杭州立稳了脚跟,并且小有名气。

第一次清零!

上海东方电视台招聘,董卿投了简历,因为对比浙江,上海东方电视台覆盖长三角地区,受众更广,舞台更大。凭借着在浙江电视台出色的工作经历,被东方电视录取了。但这也意味着她过往的成绩清零,重新开始,清零,需要一份勇气。果真如此,到了东方电视台文艺部之后,董卿被“闲置”起来,在大型的晚会中,只能帮忙做做剧务。

一个人如果身处低谷、无人问津,抱怨和自怜都毫无意义,只有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耐住寂寞,变得更强,当有机遇到来的时候,才有能力去把握它。所以她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的电视编辑专业,没有节目,就去上课,用知识充盈自己。

黑暗中发出的光芒,上天不会看不见。董卿终于在《相约星期六》中崭露头角,一度创收视新高。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节目的走红,让更多人认识了董卿,她成为了上海的明星级主持人。

第二次清零。

1999年,拿到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证书的她,放弃了上海东方电视台文艺部令人羡慕的职位,加盟了台里新成立的卫星频道,也就是上海卫视,现在的东方卫视的前身。新的卫视,收视率惨不忍睹,所以董卿的工作也什么轻松。她负责串联节目,主持人最怕的是没有自己的节目,这样很快就被观众遗忘。

但是她相信,万事开头难,这只是东方卫视暂时遇到了困难而已,一旦突破,那就会直挂云帆济沧海。2000年,东方卫视改革成功,董卿也被委以重任,迎来了自己更大的舞台,随风施展。并且后来在《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上,她独挑大梁,落落大方,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征服了全国观众,后由此获得“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金话筒奖”。

第三次清零。

离开东方卫视,向中央电视西部频道投怀送抱。在上海至北京的飞机上,她望着舷窗外的茫茫云海,“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再次给自己打气。 是的,她天生就是个“喜新厌旧”的天蝎座,讨厌一成不变的生活。

虽然在上海算是功成名就,但是到了北京,南北的差异,还是让董卿尝试到了“北漂”辛酸的味道。在北京,陌生的街头没有人认识她,没有人会主动和她打招呼,没有人会关心一个异乡人的心理和日常。她一个人租房子,坐出租车,挤地铁,经常迷路,除了认识长安街,其他一概不知。

因西部频道是新成立的频道,节目组的成员都来自五湖四海,一开始,大家都在磨合期,沟通起来会觉得非常疲惫。她曾多次乘飞机回去上海,名义上是去回去看父母,但实际上她是在逃避在北京的不如意。

后来她告诉自己—— 命运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不管顺境、逆境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地把握自己,审视自己,生活也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慢慢地她开始融入了北京这座城市。

她主持的《魅力12》的节目也开始被很多人喜爱接受,北京街头也有人能叫出了她的名字。每一次危机后的重生,都会带来好的机会。2004年,央视文艺中心主任朱彤给她打了电话,让她到央视大楼办公室一趟。

她到了朱主任办公室。朱主任说:“我们看了你主持的《魅力12》,也翻了你过去的履历,你是一个成熟的文艺节目主持人。我们觉得你到综艺频道来更合适……你自己是怎么看的呢?”她满脸灿烂地回答:“我也是这么看的!”半年后董卿第一次站上了春晚的舞台,此后一直耀眼了十三届春晚!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董卿40岁的时候,选择放下工作,出国留学深造。她出发前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愿意就像前三次将人生清零一样,承担最坏的结果——回国的时候,国内已经没有她的位置,一切从头开始。

就像武侠宗师修炼一样,突破了境界,攸然天地宽。回国以后,2015年7月,在励志综艺《挑战不可能》中,董卿首次担任导师的角色,她的大气和睿智,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6年2月,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中独挑大梁、惊艳亮相,以满腹诗书的才情红遍网络,成为万千观众的榜样,也引领无数人爱上了诗词,希望可以“成为董卿那样的女子”。

2017年2月18日,《朗读者》正式开播,带来收视狂潮的同时,第一期节目便在豆瓣出现了9.3分的高分,一路赶超《中国诗词大会》,人们纷纷赞其为“文化清流”。

如王小波所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董卿不仅拥有自己诗意的世界,还带着观众一起创造以及翱翔诗意世界,更好地感受灿若星河,脍炙人口的中国古诗词,体会古人情感和古代文化的积淀和结晶。

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董卿在她父亲身上学到了勤奋、坚忍、独立、正直、自律、内敛;在母亲身上学到了温柔、大气、质朴、善良、细腻以及审美的能力。

父母的教育很重要,正因为父母培养了她阅读的习惯,让她成为一个对文字有敬畏心和亲近感的人。比如接手《中国诗词大会》,她曾经阅读过的所有古诗词都诠释了她的气质与才情。 比如制作《朗读者》,她说:“我想既有我这20年的职业积累,也有我成为主持人之前父母养育我那20年的积累。”

很多年前,曾有记者问董卿,平时要应对高强度的工作,难免身心俱疲,那么在工作之余,会如何解压,如何度过空闲的时间? 董卿说,听一段音乐,看一场电影,读一本好书……天气好的时候,出门跑步,是她的解压方式,也是她蓄积能量的方式,一切低碳又简单。

听音乐,看电影,读书,跑步……所有最美好的事情,她践行着,坚守着,让她能在百花齐放中更加优雅地绽放,溢出最独特的香气。

一份从容,一份闲适,一份云淡风轻,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历了无数次风吹雨打,尝遍了酸甜苦辣,牺牲了灼灼芳华,才能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与从容。


董卿如此解构一个女人的美丽:

一个女人最美的脸在20岁。

最美的身体在30岁。

最美的头脑在40岁。

最美的态度在50岁。

而她充满智慧的体现就是知道分寸,懂得进退。

所以,优雅也是一种修行,内修心,外修形,修得梅花品格,澡雪精神。

如此,优雅又成了一个女人的“精神长相”,自然而然地散发出灵魂的香气。


最后无论结果如何,董卿的成长也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什么方式会更好。我们可以借鉴和参考,用最适合我们各自的方式去生长,也相信我们能走出一条鲜花锦簇、青草郁郁、大树葱葱极具生命力的道路。用读书武装我们的智慧,用运动强健我们的身体,用工作去洗涤我们的灵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