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 | 十二 · 读书 《我的内在无穷大》

2022-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林青澜

【日更第1106天】

这一生

始终要不断去完成自己

这本书值得反复细品,远不止表面的文字这么简单,它带着很多的细节,需要我们去觉察自我内在的情绪,初看只是觉得朗朗上口,也并没有太多的深度知识,但实际它很值得深读,因为作者对“心理学”融合得很透彻,才能写出这样深入浅出的书籍,以“浅”来诱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它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更广阔的自我,如它的书名一样:让我们的内在世界,变得无穷大。

【框架】

在我们的意识里,会不知不觉地用上很多的“框架”去套用一些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包括给他人,给自己,给事情贴上标签。

这是很需要我们警惕的思维,在贴上标签后,问问自己:这样的标签是否有失偏颇,是否公平,正确?——我每次都会在内心咯噔一下,觉得自己又用了“固定思维”去做论断了,就提醒自己要跳出来。

但跳出来是很难的,因为“标签”其实是帮助我们的大脑降低思考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所以它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基因。

但还是需要努力跳出来,不要成为一个有很多“框架”,“固定思维”,“标签思维”的人,就像我们知道自己只能生活在鱼塘里,但也要努力往上跳一跳,哪怕又会回到这个鱼塘里。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断地打破自己的认知,让自己不断地扩大——否则,自我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无趣。 

【认识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向往成为的人,当我们爱上,迷恋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向往那样子的自己。

理想的自我不断存在,就很容易对现状的自我觉得不满,不断刻意地去模仿那个理想自我,包括生活方式,动作形态,行为模式,性格特征,这个时候,人很容易感觉到迷失。

我们要做一个:既向往理想自我,又能欣赏真实自我的人。

这并不容易做到,我们都会刻意地遮掩自身的不美好,丑陋,狭隘,无知,总想要呈现出无暇的自己,甚至会因为当时做错的事说错的话,而在过后不断审判自己,徒增烦恼。

就像有句话说的:我们既是自己的观众,也是自己的法官。

21年我就因为过于兴奋而忘形,花了大半年时间审判自己,一想到那个情形的自我就暗自脸红——最终释怀也是“一念之转”。

觉得,小时候的自己如此,到了这个年龄的自己,依然也会如此,或许,人永远都是对自己不满意的。

【未完待续】

读心理学的书籍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我知道自己不够好,同时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这样的认知会让我们有一种愿意面对真实自我的安全感,愿意从自我的壳中走出来,晾晒一下自以为的伤口,慢慢地进行自我的疗愈。

我们很孤独,也很需要共鸣,也很需要理解,但又想回到孤独,于是,读书总让我们觉得很安全。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