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解读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捕捉成长的每个关键期
主讲人:国家教育部 科学教育课题组专家 翁亦奇
一、 成长的四个阶段
教育孩子,先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不管是生理上的发育规律,还是心理上的发育规律。
*孩子出生后经历了七坐八爬九出牙;1岁 大脑发育,3岁 会抢,4岁 会让,5岁 会分辨,6岁 会分享;2岁要多看(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5岁要多讲(大脑语言区高速发展)。
(1) 婴儿期(0~3周岁)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期
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尤其是大脑高速发育期,要注意感觉统合的训练,促进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健全发育(感觉统合训练:做抚触,平衡练习,跳跃运动)。
孩子特点:重复、模仿
家长要做的重要事情:创造良好环境、陪伴
(2)幼儿期(3~6周岁)
6岁大脑重量接近成人水平,语言思维想象能力得到高速发展,情绪情感丰富,是儿童能力训练的重要阶段(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语言,自信心,良好行为习惯),很有自己的想法,注重个性教育,形成良好性格,对日后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孩子特点:喜欢探索、思考
家长要做的重要事情:放手、引导(不要企图控制他、手把手教他)
(3)学龄期(6~12周岁)
开始要上学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非常强,但注意力还难以持久,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化,个性品质品德在成长,能够明辨是非,会自我评价,是学知识学技能培养性格和品性的关键时期。
孩子特点:喜欢交往、创新精神
家长要做的重要事情:帮助他确立志向(立志)、激励
(4)青春期(12~18周岁)易出现叛逆期
孩子身体发育加速,第二性征出现(易出现早恋现象),心理发育也出现飞速发展,抽象思维占主要,认识事情不是单凭经验会有理论依据,希望得到尊重、认可和支持,但不愿意得到约束,家长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和正确的引导。
孩子特点:自主、自强
家长要做的重要事情:支持、认可,培养独立意识,不要怕孩子犯错
二、成长敏感期的重要性:
Eg:
1、狼孩:错过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终生智力只有3~4岁;
2、小鸭子:出生看到第一眼的动物就认为是它的妈妈,这种“认定”确定后一周便消失(敏感期,特定时期只对这一件事情特别感兴趣,对别的都没兴趣,错过了就无法弥补。如画画敏感期。)
三、31个敏感期
0-1周岁:
*光的敏感期:认知白天与黑夜的差别,可以看黑白卡
*味觉的敏感期:尝尽酸甜苦辣,辅食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味蕾,不要过早过多的添加调料
*口腔的敏感期:8个月,喜欢吃手,往嘴里吃东西,是正常现象。口腔敏感期没有顺利度过的孩子长大会咬手指和吃零食。
*手的敏感期:1周岁开始扔东西,撕纸巾(锻炼手眼协调,大人千万不要限制),会观察小东西,喜欢贴纸、捏泡泡纸,都是在练习动手能力和手部精细动作,以后做手工,写字和画画都会比较好。
2周岁:
*语言敏感期:2周岁开始模仿大人说话,从模仿大人说话的口型说话,到突然会说话,这是语言敏感期积累的力量。这阶段不能让孩子独处或独自玩乐,父母应该和孩子尽量多互动,多运动,帮助他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如这个阶段孩子由谁带就会说什么语言。
3-4周岁:
*自我意识敏感期(认识自我的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敏感期):3周岁开始有自我意识和自己的想法,会保护自我意识。如孩子会说:东西是我的,我不要,我自己来,不给,东西放那别人动了就生气,不愿意分享等。这阶段不要要求孩子分享,如果分享,对孩子自我意识的认定会出问题,会觉得我的东西不是我的可以是你的,你的东西也可以是我的,就学会了:我也可以抢别人的东西。要尽量让他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让他尝试所有想尝试的东西,如搬重的东西,打架(在体验中认识自己,纠正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
*行为习惯的敏感期:3-4周岁自我意识觉醒,很多事情想自己来,追求完美,有时会任性,但是一旦定下来就会努力做到、很难改变,是建立行为习惯最好时期,是培养孩子自律的关键。父母要引导孩子建立规则,按规则说到做到,不能出尔反尔,规则重复做21次形成行为习惯。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能形成习惯,而是家长不能形成习惯。如在幼儿园怎么做在家里也应该怎么做,帮助孩子建立规则。
*逻辑思维敏感期:4周岁开始,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从问是什么到问为什么,这个阶段孩子学习超级有效,家长不要觉得烦,要认真对待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有时孩子明知道答案,还故意问为什么,家长可以问“你觉得呢?”(少讲,多问,多听)
5-7周岁:
*学习认知敏感期:5-7周岁,可以陪孩子读字少的绘本,用指读的方式阅读,平日看到的字都可以问孩子教孩子。这个阶段是孩子对字整体认识的阶段,但不要教孩子偏旁部首或怎么写字,会认会读出来就可以。
*绘画和音乐敏感期: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这种艺术的培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艺术空间,让孩子对生活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所以建议孩子每天要做的三件事:音乐,运动,阅读。而且音乐应该陪伴孩子的终生成长。
*人际关系敏感期:5周岁左右,开始不喜欢和父母玩了,觉得和父母玩没意思了,开始去找别的小朋友玩,从最开始一对一交换食物、玩具,再到一起玩一些象征性的游戏,这些都是社会交往的开始。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可以经常问问他“和你的好朋友玩得怎么样?有没有不融洽的地方呀?”,适当给予正确的引导处理人际关系。如果5周岁还一直粘着父母,就是不对了。
还有其他敏感期:空间敏感期,色彩敏感期,动手敏感期,追求完美的敏感期,诅咒的敏感期,婚姻的敏感期,性别的敏感期,审美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科学实验的敏感期,文化的敏感期等等。
※敏感期很重要,在敏感期的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一旦错过了就很难弥补了。希望家长们都要重视敏感期,了解孩子这31个敏感期。
(推荐 孙瑞雪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一书)
四、3个叛逆期
*2-3周岁:孩子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什么事都想自己来,但是父母不放心总是不给这不给做那,父母越不给孩子越要做,就会感觉孩子叛逆。
父母怎么做:
1.不要命令孩子,要多提醒。
2.给孩子选择题。 如:孩子不洗澡,可以问他“你想妈妈帮你洗还是自己洗?是想陪小鸭子洗还是陪小球洗?”不肯睡,可以问他“要妈妈给你讲故事睡觉还是你抱着小熊睡呢?”
*7-9周岁:孩子进入小学后,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了,但父母觉得孩子还不够能力,担心孩子做不好。
父母怎么做:多和孩子商量、沟通
*12-15周岁:进入青春期,身体成熟了但心理还没成熟,想法很多但又做不到,容易受到打击。
父母怎么做:像朋友一样多参与,参与他的想法和活动,多给予认可。
※父母要了解孩子发育的规律,帮孩子渡过不同的敏感期,不要想着控制孩子。每个父母都应该做到:爱而不宠、定而不让、交而不教、带而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