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阁战略团💙五班六班蜀汉故人茶楼

两晋演义读法第四十九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83人  平凡的爱好

新帝司马伦之死

上上节刚说了司马伦称帝,这一节就说到了他的覆灭。他可算是富不过三天的代表人物。

公元300年正月,司马懿第九子司马伦称帝以后,除按照惯例分封诸子和“功狗”外,还力图在警忌之心下笼络诸王。其表现有:加齐王司马冏为镇东大将军,仍鎮许昌;加成都王司马颖为征北大将军,仍鎮邺城。并且,为表示恩宠,还准许二王开府,仪同三司。许其开府,这等于承认他们在地方上有极大的便宜行事之权。看来,为了拉拢二王,以获取他们的支持——至少为了让他们沉默,司马伦也是耍了一把大的。要知道,给了他们那么大权利,他们即使眼下不反,以后力量发展壮大了,也难保不反。

偏偏齐王司马伦年轻气盛,不吃这一套。加之,灭贾南风一党事件中,他也是主要参与者,认为自己功劳很大;而朝廷大权却被司马伦独掌,自己反被排挤到了许昌。因此,司马冏自那时候起就恨司马伦。司马伦灭了司马允以后,权力更大,司马冏对其恨意加倍。

现在,司马伦驱逐了晋惠帝司马衷和皇后羊献容,僭越称至尊。还为免后患而杀害了皇太孙司马臧(故太子司马遹次子)齐王司马冏觉得拔除眼中钉的机会到了。于是,司马冏登高一呼,首先发难,并广派使者,去联络晋室诸王。

成都王接见了齐王使者以后,一时拿不定主意,他只要担心胜败问题。遂召见了邺令卢志,咨之以上事。卢志倒是个有见识的,他说:“赵王篡逆,神人同愤,殿下能助顺讨逆,何患不克?”坚决要求响应齐王,立即起兵。

司马颖也不含糊,这位时年二十八岁的武帝第十六子,便命邺城令卢志为谘议参军兼左长史,顿丘太守郑琰为右长史,黄门郎程牧为左司马,阳平太守和演为右司马。即日调发兖州刺史王彦,冀州刺史李毅,督护赵骧、石超等为前驱;然后,他亲自率部兵为后继。大军从邺城一路行抵朝歌(今鹤壁),所到之处,远近响应,一共聚拢了二十万人,声势大振。

常山王司马乂(原来封长沙王,因坐同母兄弟楚王司马玮之罪,贬为常山王)也接到了齐王的信。当即与太原内史刘暾,率众响应。

新野公司马歆(扶风王司马骏次子,顺阳王司马畅之弟),刚刚被司马伦封为南中郎将,就接到了齐王的反书。司马歆一时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怎样站队。他的嬖人王绥说:“赵亲而强,齐疏而弱,公宜从赵。”而参军孙洵却厉声驳斥:“赵王凶逆,人人得诛,有甚么亲疏强弱呢?”结果,司马歆采纳了孙洵的意见,遂与齐王连兵。

前安西参军夏侯奭自称侍御史,在始平(今兴平,宝鸡一带)纠合了几千人,也准备跟齐王结盟。他还给河间王司马颙(司马孚之孙)写信,邀请这个人跟他一齐去助齐王。

哪里知道司马颙久在关中,对中原情势判断有误——他以为不会有多少人加入齐王阵营。于是,为了献媚司马伦,他就听从了长史李含的计谋,假意答应了夏侯奭的邀请;随即遣振武将军张方率兵去跟夏侯奭会合。趁其不备,活抓了夏侯奭及其亲信十几人,统统擒至长安市,一律腰斩处死了。这个夏侯奭死的可怜,也死的太窝囊。晋室内战,不论谁胜都无益于国家,无益于人民,你何必赶这趟浑水呢?

等到齐王司马冏的使者到了关中,司马颙复将他拘住,让张方率领关右主力部队,押送齐王使者入都,准备帮助司马伦扫除齐王。

张方走到华阴县时,司马颙才得了中原实情,了解到成都王等已经起兵响应齐王了。司马颙大惊,急忙加长史李含为龙骧将军,领督护将军席薳等去追回张方,遂见风使舵,声援二王。

司马颙可谓老奸巨猾,一开始,他知道司马伦实力最强,且已经称帝,故诱杀夏侯奭,逮捕齐王使臣,大表忠心;后来,一看齐王成都王声势浩大,便收回了关右劲旅,声援齐成而按兵不动。意思是你们打去吧,老子谁也不帮,要坐山观虎斗!

如此一来,齐王司马冏挑头,成都王,常山王,新野公,河间王结成了反司马伦联盟,南北合纵,兵指洛阳,要消灭谋朝篡位的司马伦。

消息飞入洛阳,司马伦、孙秀惊惧不安,晚上连觉都睡不好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局面。他们并无真才实学,全然不懂军机战策,自然慌乱有余,而应对乏术。不过,事已至此,没有好法子,硬着头皮也得硬顶。毕竟,洛阳在自己手中;刀子也在自己手中,总不能坐以待毙,或不战而逃。于是,二人调兵遣将,对战诸王。

1,三路齐出,迎战齐王。

上军将军孙辅(车骑将军孙旗子侄)、折冲将军李严,率兵七千,出延寿关(巩义市南);征虏将军张泓,左军将军蔡璜,前军将军闾和,率兵九千,出堮阪关(亦作堮坂、崿岅。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为洛阳东南门户);镇军将军司马雅,扬威将军莫原,率兵八千,出成皋关(在荥阳)

这三路兵马,前两路是保护洛阳东南方向;第三路是保护洛阳东大门。延寿、堮阪、成皋总体构成倒三角防线,延寿是拖后的尖角;堮阪、成皋是前伸的犄角。齐王司马冏的老巢距离成皋大约250里左右;距离登封大约二百里;距离洛阳也不过三百五十里左右。平均也就五六天的常规行军路程(古代步兵)。

2,北上敌司马颖。

命令孙秀子孙会,督率将军士猗、许超,领宿卫兵三万名,挥师北上敌成都王颖。又召东平王司马楙(司马望第四子)为卫将军,都督诸军事。再命司马伦次子京兆王司马馥,三子广平王司马虔,领兵八千,为北路三军继援——他们一开始不愿意去前线,经过孙秀请人劝说,他们才出发了。

南北同时开战,司马伦孙秀两人腹背受敌,他们害怕打不过敌人,就日夜祈祷于北邙山宣帝庙。还拜道士胡沃为太平将军,命他求福禳灾,并使巫祝选择战日。

孙秀又密令亲党前往嵩山,穿上羽衣,诈称仙人王乔,散布谣言说,上天贻书于司马伦,说他福祚灵长。

这可谓:为保手中权,自欺事鬼仙。

晋室诸王共投入了数十万大军,他们即将决战中原,两大阵营,孰胜孰败;胜利的一方能否带来真正和平?让我们下回再分解。

生僻字词、典故、重要古代地名学习:

一,延寿关,即延寿城,在今河南巩义市南。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重要关隘,是古代中原东南部进入洛阳、西安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南依轘辕山与登封搭界,西隔休水河与偃师的府店镇为邻。在偃师南35里。

二,成皋关,古关名。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自古为黄河以南东西交通孔道和战争要塞。

三,颙 [yóng] :传说中的一种鸟,形状像猫头鹰,长着一副人脸和四只眼睛而且有耳朵,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大旱。

1、大头。2、大。

3、〔~~〕a、肃敬的样子;b、景仰的样子;c、波涛汹涌的样子。

4、仰望:~望。

5,形容大的样子 [grand]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诗· 小雅·六月》

6,温和肃敬的样子 [respectful;solemn and just]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易·观》。马注:“敬也。”虞注:“君德有威容貌。”

四、頠 [wěi]

1. 头俯仰自如。

2. 安静。安详。

五、虨 [bīn]:意思是虎皮上的斑纹。

六、荂 [fū]:字从艹,从夸。“夸”意为“虚空”。“艹”为“花”省。“艹”与“夸”联合起来表示“虚空的花”。本义:碗形的花。(司马伦真会给儿子起名字)意义:1,茂盛;2,草木的花。

七、馥 [fù]:是气味芬芳、香气很浓的意思。

八、褫 [chǐ]:有剥夺之意。本义:夺去衣服。引申:夺去,革除,扯住,废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