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到,再反骨
「1073」
1、一方面,每个人尽力以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自己的事业和方向,
另一方面,每个人也被自己做的事,不断反向塑造。
譬如你是一个略有精分天赋的人,因此开了一个抖音号,做了几个精分小视频,获得了不少认可,于是你开始刻意加强自己的风格,强化精分属性。这是一个输出→正反馈→强化再输出→更多正反馈的螺旋上升过程。
而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多元的个体——正如精分一样——性格上比如耍宝、热辣、孤僻、冷漠,能力上比如设计、美食、组织、写作……但在一路狂飙的途中,被不断锤炼的个性/禀赋不断强化为个人在社会中的协作标签,而其它的个性/禀赋则不断被淹没,直至再也无法在意识中泛起。像是无数可能性宇宙的逐次坍缩。
凡事皆有成本。生命中一切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茨威格这句勉强可以以机会成本的姿态用在这里。
而那个缘起的坍缩点,并没有太多必然可言——复杂系统的一个随机结果导入而已,如果说有什么是起到主导作用的话,便是运气。
2、看了一天的各平台短视频内容,
真的太low了,太low了,太low了,
真得很适合我,很适合我,很适合我。
3、一些up主(多活跃在时事评论型、自诩成长型、认知升级型中),真TM什么都敢说,“无知者无畏”的招牌,擦得锃光瓦亮,
不过我的认知也很快升级,从看不起他们升级为似乎理解他们,如果他们的“低智”是为了迎合更大的市场而呈现的,是为了更高远的目标而暂时压制无畏的情绪和无意义的自尊,那就比我天真幼稚的不屑一顾要高明得多,也强大得多。
看看我,除了日常细碎,和一切虚无缥缈的东西,实打实的什么都不敢说。
不如,跟他们学学?
4、当然,也有真正才华横溢光芒四射的,
让我一度怀疑,自己到底是更羡慕视频大咖,还是文字大牛?或许这是一个实时浮动的问题,答案取决于当时沉浸在什么里。
5、不管了,先做到,再反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