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孔子的生活,怎么读得懂《论语》的卓绝
中国人喜欢用这样一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参考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晚年,生命步入化境时的回忆与总结。
虽然,寥寥不足五十字,却字字珠玑,每一阶段的境界都引人入胜,如此洒脱的人生境界,在《论语》中处处有回响。但孔子得意弟子子贡却感叹“不得其门而入”,之所以如此,因为很少有人理解孔子实际生活与寂寞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卓绝的孤独,这其中的苦乐需要耐心品读。
南宋马远 孔子像十有五而志于学——“犁牛之子”的寂寞
孔子的儿童青少年时期饱含辛酸苦楚,对此,孔子一点都不避讳。他说:“吾少也贱”,也就是年轻时贫贱。他是父母“野合而生”(诞生于非礼婚姻),3岁便丧父,随母亲生活,据考,当时孔子母亲丧失了丈夫的依凭,被迫离家。可以想象,小孔丘与母亲的生活有多么艰难,或许都在这个“贱”字里了。
明代孔子圣迹图·尼山致祷“贱”的窘迫让孔子深知“志于学”的意义,这是改变命运的最重要途径,所以孔子非常好学,《论语》中处处有体现。通过刻苦学习改变命运,在《论语》中,他对弟子冉雍的厚爱就应出于这样一种惺惺相惜。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冉雍,字仲弓,出身贫贱,但非常有德行。孔子跟这位贫寒子弟说:“耕地的牛生的小牛,通身赤色且两角圆满端正,人们不想用它做祭牛,但是山川之神会舍弃它吗?”祭牛是高贵的牛,犁牛是低贱的牛,受山川之神接纳意思是得到重用。
“犁牛之子”可形容有出身不好但好学有德行才能的人。
明代仇英 孔子圣迹图·为儿戏图曾有人诋毁冉雍,孔子都极力维护这位学生,而且夸赞他完全胜任主政一方。这里面藏着别人很难体会的“犁牛之子”的寂寞。
三十而立——“执鞭之士”也高尚
17岁那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剩下孤苦伶仃未成年的孔子。那一年,他还遭遇了一件羞耻的事情,鲁国的大贵族季氏宴请士,孔子父亲为士,算起来他也可以参加,但他被季氏的家臣阳虎羞辱性地拦在了外面。
屋漏偏逢连夜雨,坏事一件一件让他最终想透彻了一个道理:人生必须要自立。而且这个自立首先实际生活上的,他去做过管理畜牧的职业,包括牲畜的配种繁衍工作,也做过货物的会计出纳,虽然这些职业很卑微,但是这不影响孔子“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他做的非常出色。
明代孔子圣迹图·职司乘田这样,他有了一定的人生财富,地位也不断提高,据考,孔子27岁时已经能见外国来访君王,说明已经做官,有了一定地位,他认为30岁左右人生得以自立。
明代孔子圣迹图·命名荣贶孔子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中这句话很豪气,但是孔子是有前提的,是指不正义的情况下。孔子认为在正义国度里,贫贱的人是可耻的。他甚至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执鞭之士”说的是赶车的卑微工作,在孔子那里他不贬低哪一种行业的工作,只要在取之有道的前提下,让人富足自立,就是高尚的职业。
对财富地位以及职业的洒脱态度恰恰来源于他对生活痛彻心扉的领悟。
四十而不惑——“孔子无常师”的源动力
在孔子在世的时候,他的博学无所不知已经闻名于世,他辨认箭矢、辨认大骨,对五帝时代讲的头头是道,对礼仪细节娓娓道来,似乎没什么难得倒他。
有人问子贡:“你们老师的老师是谁?”子贡说:“我们老师什么不学呢?他哪有固定的老师。”这即后世人们所说的“孔子无常师”的来源。
孔子30岁自立,后来就开始办学收弟子,中间有一段时间,由其弟子南宫敬叔陪同去了趟周王室所在的洛邑(今洛阳),向苌弘学乐,向老子学礼,而且参观明堂太庙等学习周文化。
明代孔子圣迹图·问礼老聃后来孔子遭逢鲁国之乱,奔走齐国,又在齐国学习韶乐。
孔子自立之后,学习似乎变的更加饥渴了,正如他所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那么富足自立的孔子,为什么不是享受生活,而是四处求学呢?因为他“志于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那时的孔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信仰——道,他的道是仁义礼智信的人道。
明代孔子圣迹图·学琴师襄信仰,让孔子无所疑惑,去追求自己应该追求的,只要与他的人道信仰有关,他就无所厌弃,所以他说“学而不厌”。老子是道家,是他的老师,子产是法家,是他的老师,苌弘、师襄是音乐家,是他的老师,而信仰,是他好学不倦的源动力。
五十而知天命——“愚不可及”的真意
孔子从齐国回鲁国后,一直编修诗书,不再出仕。但是一个人,学问越来越大,德行越来越高,让当政者想不用他都难。孔子也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等待估价的“美玉”,而不是挂着不能食用的“匏瓜”,他应该出来从政了。
他先做了中都的长官(相当于地级市市长),又做了司空(相当于住建部长),又做了大司寇(相当于公检法司的总长),做大司寇的时候还面露喜色,是不是孔子只是乐于当官呢?
明代孔子圣迹图·夹谷会盟当然不是,因为从他治政那段时间来看,在外交上,与齐国夹谷会盟,孔子以其智慧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回了失地,在内政上,削弱权贵势力,拆三大家族封邑城墙。最终,他也因得罪权贵,也因威胁齐国利益,最终各方施压,逼他离开鲁国。
明代孔子圣迹图·因膰去鲁孔子为什么这么不识趣呢?总是干得罪人的事情,以他的影响力和智慧,完全可以成为鲁国的又一大权贵。但孔子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因为他心中的信仰。
孔子曾赞扬春秋时代卫国一位古人这样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很多人认为“愚不可及”是一种道家智慧,指的是装傻,即在国家无道的时候,明哲保身、隐退不用,其实,这并不是孔子赞赏他的原因。
在《左传》中有宁武子的故事,这个人很有智慧,但是在其国君被晋文公囚禁时,他选择了不离不弃,是典型的一根筋,显然宁武子是忠信的代表。这种一根筋精神就是别人评价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一种大无畏的使命担当精神。
清代焦秉贞 孔子圣迹图·周游列国“知天命”,总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道家的解脱,实则不然,这是儒家的使命担当,恰恰是世人认为的自找麻烦的“愚蠢”。
《论语》中的洒脱绝非是躲避麻烦困难的,而是为追求信仰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是经历了数不清的苦痛折磨的,事实上,正是50岁后,孔子从政,并被迫周游列国,踏上了一条历经千难万险的道路,这些其实,孔子早已心中有数。
六十而耳顺——“乘桴浮于海”的心境
孔子周游列国,屡屡遭到苦难,常有生命危险,因为这些悲苦,很多人误解了这一句话。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fú)浮于海”意思说,正道不行,不如乘着木筏子去海上漂游。这句话是孔子的感慨,因为世道不好,但这不是悲叹,因为这是藏在孔子心中的隐士精神,隐士态度是指一种舍离精神,恰恰是一种乐观豁达看得开的境界。
很多人之所以误解,因为前面不是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吗?是有点一根筋的吗?实际上,这就是难以理解孔子的地方。
孟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仕是从政,实现理想抱负,而止则是舍离。但孔子之舍离并不是一种待不下去就离开,听不惯一个人的话就不听,而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宽容大度。
孔子经历过数不清的磨难,对于成与不成,他已不在意,而是做到无心无愧,这是一种完全不外露的心灵自由与安宁,用后世的一句话叫做“大隐隐于朝”。
明代孔子圣迹图·作歌丘陵“耳顺”是什么意思?听的话语无所不悦,善言当悦,恶言也有悦的道理。
恶言,如在《论语》中,那么多隐士嘲笑讥讽他,他却喜闻乐见,甚至想与之深交,这些隐士的出现大多在他60岁左右周游列国时遇到的。如果搞懂了,孔子“乘桴浮于海”的心境,也就知道了他的豁达乐观境界。
七十而从心所欲——“生死寻常”的觉悟
孔子的晚年应该是安宁祥和的,但是他也经历了极大的悲恸。最钟爱的两个弟子颜回、子路先后在他之前离世,都让他悲痛欲绝。
明代孔子圣迹图·西狩获麟而此时的孔子,也已经看破生死。他多次感叹自己的生命的终结。“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些感叹哀而不伤,他已然对大限了然于胸,只是对于世人的悲悯从未停歇,才有了这样的感叹。
《孔子家语》这样记载孔子的离世。有天早上,孔子背手拖杖,在门口漫步,口中唱着:“泰山要坍塌了!栋梁要折断了!哲人要离世了!”唱完回屋,对门而坐。子贡听到,说:“泰山倒了,我们仰望什么?栋梁断了,我们依仗什么?哲人走了,我们效法谁呢?先生怕是病了!”于是快步去见孔子。孔子叹息说:“赐,你为何来迟了?昨晚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接受祭奠。曾经夏人,将灵柩放在东阶,殷人将灵柩放在两楹之间,周人将灵柩放在西阶。我是殷人后代。圣明的君王不出,谁能尊崇我的学说?我将要死去了。”随后,孔子卧病在床,七天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明代孔子圣迹图·梦奠两楹孔子已经离开我们两千多年,孔子的一生是洒脱的一生,《论语》中的思想也是洒脱灵动的,但是我们不能只是欣赏那些话语的言之有理,更要深刻体会那些话语中孔子的人生境界,那是一种寂寞的独体,是圆融乐观的境界。